秦国的历史,是从东周初年算起,所以有老秦国650年的说法。但是秦作为一个朝代,却只有15年的历史——朝代和诸侯国的地位是不同的。当然这一点很多人不懂。
秦作为一个朝代,是从秦吞并齐国,完成统一算起的。从这时候开始,到秦二世被杀,秦王子婴放弃皇帝尊号,前后一共十五年。相当于现在到2010年的时间差距。相信很多人对于2010年的记忆还都历历在目。
秦为什么灭亡?关于这个问题,从古代文人到现在的自媒体作者,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
——比如西汉学者认为秦始皇父子不推行仁义,所以导致六国百姓起来造反;
——比如东汉朝廷认为秦能统一天下是因为天命所在,而秦的崩盘也是没了天命,把一切归因为天意。当然东汉朝廷这么宣传是有自己的图谋;
——比如现代历史爱好者认为秦始皇“仁慈”,没有把六国贵族杀光,所以导致六国贵族能不断搞事情;
——再比如现代历史爱好者认为秦朝没能及时改革秦的法律,所以导致天下百姓都打算造反。
其实我个人觉得,真正导致秦崩盘的,更多是来自秦的上层人物的内耗。
1、乐毅伐齐
其实秦灭六国,让我想起在这之前,战国时代的另一桩往事:乐毅伐齐。
战国时代的燕国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国家。差不多和韩是一个档次的。当然,区别在于,燕的地盘比韩大不少,但是论综合实力,燕未必比韩强多少。但是燕在燕昭王在位期间,燕实现强盛,并且燕国安排大将乐毅对强大的齐发动讨伐。这便是乐毅伐齐。战争的结局是整个齐国的绝大多数地盘都被燕占领,而齐只剩下即墨和莒这两座城池。
所以这时候,从事实上来看,这齐国此时已经事实上亡国了。毕竟,正常人考虑,就剩下两座城,还能有啥翻盘的机会?
但是,燕昭王死后,燕的新君主信不着乐毅,而燕对齐的统治其实更多属于一种军事占领状态。所以,齐人发现破绽,最终对燕发动反击,齐在燕推行的军事占领统治,很快土崩瓦解,齐国统治恢复。
其实我说这么说,不外乎想说:秦对六国的统治,何尝不是一种军事占领?这种统治,是很脆弱的,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这种统治就会崩溃。
事实上,陈胜吴广宣布反秦起义,各地豪杰也都纷纷扶持原先的六国贵族起来复辟——很多人认为如果秦始皇杀光六国贵族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我只能说这样想法的人太幼稚:因为即便是秦始皇杀光六国贵族,也会有人冒充六国贵族,然后以这个名义发号施令——陈胜造反的时候,也用过项燕、扶苏的名义,问题是,陈胜真认识他俩?后世清朝初年,也有很多人使用传说中的朱三太子名义起来谋反的。
换句话说,秦失去六国故地的统治,根本原因在于统治基础薄弱。
2、秦灭亡的真实原因
宛如燕失去对齐的军事占领,但是燕的本土保住了。而秦的悲剧在于,非但六国故地都丢了,就连秦的本土也一并丢失了。
其实个人觉得,导致秦如此悲惨的主要责任人,还真是当时秦的高层君臣。
陈胜旗下的义军进入关中的时候,秦廷委任章邯临时组织一支刑徒军,还击溃陈胜的义军,之后章邯出兵镇压其他的反秦义军。其实当时从军事成绩来看,秦兵是占据优势的。而秦只要保证武装优势,那么,秦最坏也能依靠函谷关天险保住秦的本土。
但此时,秦的高层问题不断:赵高弄权,秦二世昏聩。所以章邯担心自己即便是军事上打爆反秦义军,自己也没好下场,于是宣布投降反秦义军。失去武装力量支持的秦廷,此时只能坐以待毙了。
所以,假设秦二世没那么昏聩,或者章邯没有对赵高产生猜忌,那么,秦的武装优势只要没失去,秦完全能做到守住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