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山风吹夜寒。白露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天是真的凉了。白露,一如其名,晨起时分,草叶间凝集的露珠晶莹洁白,犹如细碎的珍珠,轻轻颤动在叶梢,晕散着银白的光。所谓“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自古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正是说夜间的气温每过一夜都显著下降,这时节的气温由夏季的闷热转向秋季的清爽。“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同时白露节气多为干燥天气,是秋燥最显著时节之一。秋风降温之余,也带走了空气中的湿润,使人体易感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在日常饮食上要学会“养”。
白露时节,应顺应气候转凉、干燥、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注重滋阴润燥,补充身体所需,这里推荐“三白”饮食——三种“白”食材,和对应“三白”饮品。
白果【白果鸡肉粥】
白果是白露时节的养生佳品,但其食用需格外注意。白果含有银杏酸和银杏酚等有害物质,食用前必须去除种皮和胚芽,且不可生食,必须煮熟或烤熟后方可食用。将处理好的白果与鸡肉、大米同煮,口感软糯鲜香。二者搭配既能缓解秋燥,又能补充营养,非常适合白露时节食用。
山药【烙山药饼】
山药被誉为 “白山药”,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制作烙山药饼时,将山药去皮蒸熟后压成泥,加入面粉、鸡蛋和少许调料调成面糊,在平底锅中烙至两面金黄即可。烙出的山药饼外酥里嫩,既能当主食,又能当点心,不仅口感美味,还能健脾养胃,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
龙眼【龙眼陈皮红茶汤】
福州白露有吃龙眼的习俗,龙眼陈皮红茶汤是润燥安神的良方。取新鲜龙眼肉,搭配理气健脾的陈皮和温润的红茶一同煮制,煮好后饮汤吃龙眼。甘润香气四溢,茶汤喝起来有自然甜味,又能安神助眠。
白露茶
白露茶堪称秋茶界的 “顶流”,深受老茶客喜爱。白露前后的昼夜温差让茶树积累了丰富的可溶性糖和果胶,白天 30℃的高温促进光合作用,夜晚 15℃的低温减弱呼吸作用,使得白露茶的茶汤比立秋茶更稠滑,甜度十足。此时的光照和湿度也恰到好处,让茶叶合成大量芳香烃类物质,花果香高扬。
与立秋茶的涩感、寒露茶的柔和相比,白露茶香醇兼备,耐泡度极高,冲泡 10 道以上仍有余韵。“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 的民谚,道出了白露茶的独特魅力,喝上一杯白露茶,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是对抗秋燥的天然饮品。
银耳【枇杷银耳羹】
枇杷银耳羹是白露润燥的经典甜品。银耳被誉为 “平民燕窝”,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枇杷则有润肺止咳的功效,二者搭配相得益彰。制作时将泡发的银耳与枇杷果肉一同炖煮,可根据口味加入少许冰糖。炖好的羹品黏稠清甜,既能补充水分,又能缓解口干咽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让身体在干燥的季节保持水润。
米酒【米酒圆子羹】
米酒圆子羹则是将米酒与糯米圆子同煮,可加入桂花增添香气。古法酿制米酒需经过浸米、磨粉、发酵等多道工序,现代家庭可简化步骤,用现成的醪糟制作。白露时节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酒圆子羹,暖身驱寒,能很好地应对渐凉的天气,带来满满的暖意。
——老井说——
白露,秋意微凉,又蕴含温润。清晨时,那一片片凝露在草叶间轻轻颤动,如同天上银河撒落人间;夜晚的山风带着凉意,却也拂去暑热之后的烦躁与浮躁,正如古诗所云:“露凝而白,残暑渐收。鸿雁南飞,白露响秋。”白露,是秋的序章,是天地节律的转换,是人心安静回归自然的瞬间。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社会新闻,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