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二年(西元1853年),石达开在大渡河一带兵败,最终选择向清朝投降。之后石达开被清廷处决。就这样,太平天国的一带传奇悍将石达开的人生就这样谢幕了。
石达开的结局让后世叹息。不过,石达开的命运,其实从离开太平天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因为石达开仅仅是一个军事家。而单纯的军事家,是很难在乱世中,实现长期独立的。
甚至太平天国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不了气候。
1、历史上的例子:刘邦、曹操
当然在古代历史上,想要在乱世中建立自己的霸业,必须得有军事家的能力。军事家的能力算是很必要的条件。
比如秦末的刘邦就是例子。张良曾赞叹刘邦的军事理念似乎是“天授”,当然,刘邦的军事能力其实更偏向于战略这块,所以他能判断出张良给出的战略方案是否适用,并且也有带兵和节制武将的能力:比如韩信的军事才干完爆刘邦,但是却还是被刘邦掌握。如果刘邦如同洪秀全那样不具备军事能力,那么,秦末历史可能会是另外一番局面。
当然,刘邦除了具备军事能力之外,还知人善任,所以刘邦让萧何负责行政、税源征发这些工作。这些意味着政权建设进入成熟阶段,也意味着刘邦战胜项羽,有了很重要的保障。
东汉后期的曹操也是例子。曹操是军事家的同时,也能够领导行政管理和恢复生产等工作。所以曹操在消灭北方的军阀势力以后,往往又能在中原重建秩序,为后来的曹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太平天国的局面并非这样:洪秀全本身不具备军事能力,本身不能带兵,对于武将的节制能力也很差。所以导致了杨秀清的做大。对于洪秀全来说,因为自身不具备军事能力,自然谈不上真正的领导能力。所以洪秀全对武将所有的,也只有猜忌,在这个背景下,杨秀清、韦昌辉被杀,李秀成遭到猜忌,洪秀全也只能被迫出走。所以说这个局面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太平天国成不了气候。
2、石达开的悲剧
石达开的能力仅限于军事,石达开不具备刘邦那样知人善任的能力,也不像曹操那样能够搞军事斗争的同时,也具备政权建设的能力。所以,这个局限性也注定了石达开的悲剧。
因此当石达开从太平天国出走的时候,就意味着石达开的只能流动作战:即便占领了清廷控制下的州县,也无法久留,更不能建立政权、征税。
并且,因为石达开的部队失去了来自政权的支持,所以石达开的部队最终也成为无根之水。所以即便是没有大渡河的惨败,石达开的队伍上限也非常低。
其实石达开当时的情况,让我更多想起的是《水浒传》中的宋江集团。
在《水浒》宇宙里面,北宋存在四大寇:山东宋江、河北田虎、淮系王庆、江南方腊。而四大寇里面,宋江是唯一一个追求朝廷招安的人。
虽然《水浒》是小说,但有一点倒也符合实际:那就是梁山集团不具备建设政权的能力,但是,队伍需要的供养又太大,所以梁山集团和宋廷对抗久了,最终很可能因为补给等问题陷入不战自溃的状态。
所以宋江渴望赶快招安,这样队伍就能得到朝廷的钱粮供养,避免哗变。
而石达开的流动作战模式,其实就像宋江这样: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也没有稳定的补给,覆灭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