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长城炮!”从一个品牌的名字,变成一句蕴含情绪与自豪感的表达方式时,长城炮这家长城汽车最引以为傲的皮卡品牌,就已经能在愈演愈烈的“洗牌大战”中更快地脱身了。这份“脱身能力”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跳出“皮卡=工具车”的传统认知,以“场景化创新”重构皮卡价值——从品牌叙事到产品设计,再到市场布局,每一步都精准锚定用户真实需求,最终在同质化竞争中开辟出专属赛道。
| 用“场景梦想”替代“功能宣传”
在多数皮卡品牌仍在强调“载货能力”“耐用性”等基础功能时,长城炮早已用场景化品牌叙事抢占用户心智。此次成都车展,其“梦想成真长城炮”的活动主题,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精准击中了不同用户群体的“场景梦想”:越野玩家渴望“赛级体验”,家庭用户追求“旅居自由”,行业用户需要“高效作业”。
这种叙事逻辑彻底打破了皮卡的工具属性局限。以山海炮Hi4-T旅居共创版为例,它并非简单在皮卡后斗加个帐篷,而是联合览众房车、AT越野改装,将“新能源皮卡+旅居功能”深度融合——既能满足城市通勤的低油耗,又能支撑长途穿越的续航,还能提供户外旅居的舒适空间,甚至凭借旅居车手续解决“报废年限”“路权限制”等用户核心顾虑。这种“从用户场景痛点出发”的品牌表达,让长城炮不再是“卖车”,而是“卖一种可实现的生活方式”,这正是其能脱离“工具车内卷”的关键第一步。
| 拒绝参数堆砌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长城炮在成都车展的展品,看似是多款车型的集合,实则是“一个场景对应一套解决方案”的精准布局,每一项技术参数都在解决具体场景的痛点,而非单纯的参数比拼——这是其场景化创新的核心落地。
对于硬核越野场景,V6火炮的设计完全围绕“如何让普通人也能玩得专业”展开。用户玩越野的痛点是什么?动力不足、通过性差、改装合规难。于是V6火炮搭载3.0T V6双涡轮发动机(260kW/500N·m),直接将百公里加速拉入6秒级,解决“动力弱”;原厂升高2英寸、接近角33°、双向8段可调氮气减振器,省去用户后期改装的麻烦与合规风险;甚至博格华纳电控硅油风扇的“轰鸣声”,都不是多余设计,而是精准捕捉越野玩家“情绪价值”的细节。再配合22.98万元预售价格与“1.5万置换礼+3次免费保养”的权益,直接降低了“赛级越野”的门槛,这恰恰是“痛点-技术-价格”的场景化闭环。
对于“全场景全能”需求,山海炮Hi4-T则用混动技术破解了“越野与通勤的矛盾”。用户的痛点很现实:城市开油耗高,长途穿越充电难,户外用电不方便。Hi4-T的超级混动架构(2.0T+9HAT+P2电机)给出答案:纯电模式满足日常通勤(115km纯电续航),混动模式支撑长途穿越(1000km综合续航),6kW外放电解决户外用电;甚至电池布局都为越野场景考虑——空载离地间隙超400mm,避免托底磕碰。这种“不做单项冠军,要做全场景冠军”的设计,恰恰击中了“既想城市通勤,又想户外撒野”的新中产用户痛点。
而2.4T商用炮轻型无人机巡检车,则是场景化创新向B端延伸的典型。它没有追求乘用车的舒适配置,而是围绕“应急抢险、电力巡检”等行业场景,强化“越野重载+智能作业”能力:自动化模块箱体、无人机全自动起降充电、5G/卫星双模通信,直接将皮卡从“运输工具”升级为“智能移动作业平台”——这正是长城炮能在商用领域保持高市占率(国内近50%)的关键,用场景化设计替代“通用型工具车”思维。
| 长城的全球化
真正的创新必然会转化为市场竞争力,长城炮的销量与全球化成果,正是其场景化创新的最佳佐证——不是“先有销量,再有创新”,而是“创新满足场景,场景带动销量”。
从国内市场看,长城皮卡连续27年销量第一、全球累计超280万辆,长城炮成立6年用户破75万、57个月销量过万。这些数据背后,是不同场景产品的精准贡献:2.4T车型上市1年多销量超3万,印证了“高规柴油动力”对商用/家用场景的适配;山海炮系列的热销,证明“高端乘用化皮卡”的场景需求真实存在。而成都车展V6火炮的预售启动,无疑将进一步填补“赛级越野皮卡”的市场空白,持续拉动销量增长。
长城炮的全球化布局更加明显,登陆60余国、上半年出口第一,同样得益于场景化创新的“本土化适配”。比如针对海外市场的“长途穿越需求”,山海炮2.4T全球版强化“三高适应性”(高原不高反、高温不过热、高寒易启动),1500转即可爆发480N·m扭矩,完美适配海外多山地、多复杂路况的场景;这种“不是把国内车型直接出口,而是针对海外场景做调整”的策略,让其在国际市场摆脱“低端工具车”标签,实现高端化突破。
2025成都车展上的长城炮,没有陷入“比动力、比配置”的同质化漩涡,而是用“场景化创新”证明:皮卡市场的下一个竞争维度,是“谁能更懂用户的生活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