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5日,美国总统在白宫会晤到访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双方讨论了美韩同盟、美韩制造业合作等议题。
韩联社报道截图
特朗普在美韩领导人会晤开场环节接受媒体记者提问时说,他打算要求韩方把一些驻韩美军“大型军事基地”的土地所有权交给美方,这样可以摆脱“租借”事宜。
而事实上,根据美韩关于驻韩美军的协定,韩国不仅免费向美方提供土地用作美军基地,还分担维持驻军的大量费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 特朗普提出索要驻韩美军基地土地所有权的要求,体现出了他一贯秉持的“美国优先”的交易主义思维。
·从政治安全层面看,可以强化对驻韩美军的掌控力。将土地的所有权收入美国手中,能使美国在军事部署、基地规划等方面拥有更大自主权,减少韩国可能采取的限制和干涉。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在韩国的军事存在是其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掌控土地所有权,有助于美国在东北亚打造一个永久性的前沿基地,增强美国对于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影响力,进一步维持它的地区霸权地位。
·特朗普个人更看重的还是经济利益。一方面,美国可以对这些土地进行自主商业开发或资源利用,获取额外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在未来与韩国的军事费用分摊等谈判中,土地所有权能成为美国手中的重要筹码,以此要求韩国承担更多费用,或在其他方面作出更大让步。
·特朗普这种强烈的交易主义思维是习惯于将国际关系当作生意来处理。在他看来,拥有土地所有权是一笔更加划算的交易,所以他试图将商业领域追求所有权的理念延伸到国际关系当中,认为拥有驻韩美军基地土地的所有权,可能是美国的一种胜利,是实现“美国优先”的一种手段。
·特朗普此举也可能是为了迎合国内一些政治势力和选民的诉求,展示美国对国家利益的争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在国内的政治支持率,塑造政治强人形象。
韩美贸易协议是李在明此次访美的一大重点议题。
今年7月30日,美韩两国宣布就关税、投资等达成贸易协议,主要包括美方将包括汽车在内的韩国输美产品关税税率降低至15%,韩方将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但相关细节磋商一直在进行。
特朗普25日与李在明会晤前表示,韩方想“重新谈判”,“我不介意,那不意味着他们能得到任何东西”。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截图
项昊宇分析称,在今年7月达成的贸易协议中,韩国在投资和能源安全等方面都受制于美国。但考虑到双方目前所处贸易地位并不对等,对贸易协议进行重新谈判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份协议里头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对韩国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
·第一,韩国要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用于投资,而且这个投资是美方可控的,并且享有其中90%的收益。这就使得韩国担心经济主权丧失,未来经济产业的政策过度依赖美国。韩国希望在这些花费巨资的投资项目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合理的收益分配来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
·第二,这份协议虽然将关税从美国威胁的25%降低到了15%,但汽车关税从韩美自贸协定所规定的零关税一下升到了15%,这会削弱韩国现代、起亚等车企的竞争力,不利于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第三,韩国承诺未来4年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这可能会影响韩国进口能源的多元化战略,使韩国在能源安全上进一步受制于美国,增加能源供应的风险和成本。
·若美韩进行重新谈判,韩国希望在投资条款方面作出一定调整,拥有更多决策权和利益分配权;也会谋求进一步降低关税,尤其是汽车关税;此外,在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上,新版协议可能在开放程度和开放品种上进行协商。
·但基于韩美之间不对等的地位,即便达成新协议,对于韩国而言也不会有什么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