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26日报道德国《商报》网站8月24日刊登题为《台湾能源危机——绿色转型为何停滞不前》的报道,为记者克劳斯·巴登哈根撰写。报道编译如下:
8月22日晚,数百人在台北高呼“台湾需要核电”。他们举着写有“同意”的标语。这正是台湾就重启核电计划举行“公投”前夜。
最终,尽管有超过七成的参与者支持,但“公投”未能通过。因为同意票只有430万张,低于所需总数(同意票需达“总选举人数”的25%——本网注)。
高度工业化的台湾拥有超过2300万人口,能源供应被认为是它的一大弱点。其中部分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扩张进展缓慢。
台湾曾有多座核电站。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们提供了台湾一半以上的电力。不过在40年的运行执照到期后,这些核电站相继被关闭。
逐步淘汰核电是掌权的民进党的“竞选”承诺。根据计划,除了逐步淘汰核能外,2025年台湾20%的电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
今年5月,位于台湾岛南端、紧邻海滩的第三核能发电厂二号机组成为最后一个下线的反应堆。但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怀疑台湾是否真的有能力承担放弃核电的代价。台湾大部分能源仍来自通过船舶进口的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液化天然气。
反对派呼吁举行“公投”,要求在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恢复前述核电站的运行。台当局对公投结果作出了谨慎回应:虽然眼下核电站在台湾已成为历史,但如果接受度提高、技术更安全、核废料减少,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
在台湾生活了18年的德国人拉乌尔·库比契克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台湾曾是亚太地区海上风电行业的宠儿。”他目前担任一家绿色能源游说团体的负责人。
他指出,但这股热潮戛然而止,疫情、通货膨胀和错误的政策“最终导致一切都崩溃了”。许多企业已经撤离,包括在2023年退出的德国莱茵集团。
与此同时,台湾的能源需求仍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半导体产业。更糟糕的是,台湾的集中式电网并不稳定。库比契克说:“当前形势有点令人沮丧。”
太阳能发电的扩张也出现停滞趋势,尽管自2021年以来装机容量已明显增长。库比契克说,易于开发的太阳能站点大多已被开发殆尽。“现在,繁荣的势头正在消退。”
他认为,最大的障碍是审批流程以及经济部门和农业部门职责重叠,“这类事务应当更多地下放至地方管辖”。(编译/聂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