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贵阳,街角吹过清凉的风。在观山湖区黔里非遗文创园,一场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对话正在进行——“外籍网络达人看爽爽贵阳”网络传播策划沙龙在此举行。来自德国、俄罗斯、美国的多位外籍网络达人,与本地咖啡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宿主理人、媒体记者围坐一起,聊的是他们眼中的贵阳,更是这座城何以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刘莉发言
贵州省委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处处长令狐丽丽点评
“贵阳的夏天,藏着一座城的温柔。”活动开场,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勇率先发言。他介绍,2025年避暑季贵阳推出715项活动,从街头音乐会到非遗体验,从咖啡地图打卡到国际音乐周,“我们要让每一个人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夏天”。
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勇介绍情况
在行业代表分享环节,黔里非遗文创园主理人蒋开雄详细介绍了非遗创新实践的十年历程。他说:“我们从2015年开始打造一体化非遗空间,融合蓝染咖啡、银饰体验、围炉煮茶等项目,让非遗不再是橱窗里的陈列,而是可触摸、可体验的生活方式。”他还强调,非遗研学、团建和社群活动已成为年轻人了解贵阳文化的重要窗口。
黔里非遗文创园主理人蒋开雄分享品牌建设十年历程
锤子精酿主理人沈高彬则带来一段充满酒香的故事。“我们坚持用贵州本土原料,比如刺梨酿造的啤酒,既有地域特色,又有创新风味。”他笑着说,“每一款酒背后都是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理解,希望更多人通过精酿品味贵阳的真诚与热情。”
锤子精酿主理人沈高彬分享创业故事
SeekSeeking咖啡发起人王韬的分享同样引人入胜。“咖啡不只是饮料,更是文化载体。我们推出刺梨美式、折耳根腊肉汉堡,就是想打破常规,让食物讲述贵州故事。”他表示,品牌从一家小店成长为本地青年聚集地,正是贵阳包容与活力的体现。
SeekSeeking咖啡发起人王韬分享经验
塞伦斯·胜境民宿主理人罗淋从旅居业态角度分析:“民宿不仅是住宿,更是情感连接点。我们依托贵阳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能够沉浸体验在地文化的空间,让旅客真正‘住进风景里’。”
塞伦斯·胜境民宿主理人罗淋分享品牌故事
四位外籍网络达人的分享,掀起活动高潮。
David Geary(花溪大卫)
来自美国的David Geary(花溪大卫)用一口流利中文说:“贵阳就是我第二个家。这里的苗族刺绣、侗族大歌,不应该只被保护在博物馆里,更应该被全世界看到。”
Adolf Robert Michael(德国包子)
德国博主Adolf Robert Michael(德国包子)笑着回忆:“我刚来贵阳时,被嬢嬢拉着喝摔碗酒,那种热情我一辈子忘不了。”四年来他拍摄贵州农耕、非遗、节庆,视频发在海外平台:“我希望让欧洲人看到,真正的中国不在《纽约时报》里,在贵阳的街头和村子里。”
Atta Fredrick(王帅)
加纳的Atta Fredrick(王帅)擅长用短视频传播贵州:“我拍折耳根、拍青岩猪脚、拍黄果树——贵州的多样性才是现代中国的真实面孔。”
Tatiana Kucherova(缇娅娜)
俄罗斯的Tatiana Kucherova(缇娅娜)感性地说:“贵阳会呼吸。这里的山、水、人,都有一种轻松的节奏。我原来以为中国只有北上广,但贵阳让我看到发展不必牺牲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编中心副主任闵捷交流发言
在交流环节,嘉宾围绕如何讲好贵阳故事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央视网贵州频道项目总监刘威表示:“我们要搭建更稳固的传播桥梁,把贵阳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爽,真实、立体地推向世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采编中心副主任闵捷提出:“应整合国际网络达人资源,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既要讲好‘村超’、‘贵州桥梁’这类热门IP,也要挖掘都市感、现代化的一面。”
创想家文化传媒董事长罗美君认为:“真实的故事最动人。一张蜡染布、一杯咖啡、一段民歌,只要蕴含人情味,就能跨越文化差异,打动人心。”
贵州省委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处处长令狐丽丽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沙龙的价值。她表示:“贵州的走红,离不开每一位传播者的努力。外籍朋友们的真诚分享,让我们看到了贵阳的包容与魅力。未来我们要继续创造平台,让更多生动、多元的贵阳故事被世界看见。”
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刘莉在总结中强调,贵阳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我们期待大家深入大街小巷,用个性化视角创作‘可带走的贵阳记忆’;也希望构建全域传播矩阵,让‘爽爽贵阳’的品牌在国际舆论场绽放光彩。”她表示,贵阳将为外籍网络达人和创作者提供长效支持,让传播效应持续发酵。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贵州省委网信办指导,贵阳市委网信办、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阳市互联网传播协会、观山湖区委网信办承办,观山湖区新媒体发展协会等多家单位协办和鼎力支持。
沙龙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随后,外籍网络达人与媒体代表共同开启线下采风,深入贵阳的山水街巷,继续用镜头捕捉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故事。正如一位参与者所说:“贵阳的魅力,只有来了才能真正体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愿意来,并且爱上这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兵
编辑 罗昌
二审 杨唯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