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疾控专家提醒您,防控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还应注意彻底清理天台植物杂物,这是切断蚊虫孳生链、有效防控疾病传播的关键。
天台:隐蔽的蚊虫“孳生温床”与“扩散源头”
三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监测股股长徐文瑶表示,白纹伊蚊偏好在小型的人造容器积水中产卵和孳生幼虫。天台上废弃的花盆、泡沫箱、轮胎、瓶瓶罐罐等杂物,甚至堵塞的排水沟,在雨后极易形成小型积水容器。积水的温度适宜,为蚊卵孵化、幼虫(孑孓)发育提供了绝佳的“温床”。
白纹伊蚊飞行距离通常在100-200米内,一旦天台上有孳生地,产生的成蚊会在本楼栋及邻近楼栋的上下楼层活动,显著增加同楼居民和邻近高层住户的暴露风险。同时,天台作为制高点,从这里羽化的成蚊更容易随风扩散到周边区域。“天台通常是日常清洁和监测的盲区,容易被居民和物业忽视。杂物堆积使得积水容器隐蔽性强,不易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徐文瑶说道。
康华社区,工作人员等正在清理灌木、垃圾杂物(通讯员供图)。
标本兼治:从彻底排查到长效维护
那么,怎么做到彻底清理呢?应该清除天台所有废弃的容器,还要清理杂草,对过密的灌木进行修剪,减少成蚊栖息地。同时,疏通堵塞的屋顶排水沟、地漏、管道,确保排水畅通无积水。“还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天台环境卫生纳入物业管理规范,建立居民反馈渠道,发动楼长、志愿者、热心居民参与日常监督和提醒。”徐文瑶建议道。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陈枫
编辑/刘文伟
审校/马永钊 蔡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