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241:教育为何?何为教育?教育何为?
原创 朱岩梅 管理进化论 2025年08月17日 11:47 广东
任何事情都需要追问“第一性原理”,回答三问: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怎么做(How)?今天来谈谈教育。
Why 教育为何?
教育为何(为,wei,第四声)?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不接受教育,随意散漫生长,自由自在的,是不是也行?坏的教育还不如自由生长,那什么是坏的教育?AI的进步让几乎所有知识都触手可及,那除了知识,学校究竟还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几十年前的中国,一度“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今非昔比,高等教育人人追求,几乎成了普及教育。然而,大多数人追求的依然是通过教育,实现收入、地位的差异,甚至“阶层”的跃升,可教育就是为了就业、糊口、地位、甚至跨入更高的“阶层”吗?
生存,有尊严的活着,当然是前提,追求更好生活、更高薪的职业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上进心的体现,但这是根本目的吗?若因毕业面临的环境一时很难找到工作,如何让受教育者依然对其所学不悔,并且珍惜、感恩教育带给自己的东西?那些东西又是什么呢?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忘记了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
我们不禁要想:今天的教育,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还剩下什么?可惜的是,学生原本拥有的爱玩儿、爱笑、天真、好奇、野性,有时候也被严重限制、压制,甚至夺去了。
斯图尔特.布朗(Stuart Brown)博士说过:“玩的对立面并不是工作,而是抑郁(The opposite of play is not work, it’s depression.)。”
教育的本质,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价值。用泰戈尔的话说:“教育,应该向人类传达生命的气息。”而我们今天的教育,确实有些与之背道而驰。
日语ikigai,意思是"生活的意义"或"存在的理由"。它由四个基本要素或构成:你热爱的(What we love)、你擅长的(What we are good at)、世界需要的(What the world needs)、能获得报酬的(What we can be paid for)。这四者的交集就是一个人真正想追求的生活——ikigai。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寻找并走向独属于自己的ikigai。
What 何为教育?
何为教育?
真正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梁启超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教人学做人。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教育需要关注三个面向,即知、情、意。在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均圆满,方能成为真正的“现代人”,达到孔子所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境界。
人的一生,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从职场基层走向中高层,从少年、青年到中老年,不同的阶段和角色所需能力的结构和比重是不同的,因此,所需学习的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同。
年轻时,身处学校或初入社会,需要知道、理解,且做到,对知识、方法的培养更为紧迫。简言之,这个阶段需要学会处理与物的关系,比如解一道题、造一个物件、设计一个方案,可粗略地用“智商”来表示人生初期需要的重点能力。
随着深入复杂的社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成为团队的骨干和核心,沟通能力、情感连接能力、同理心、激励和包容他人的能力,就变得更为重要。简言之,这个阶段需要学会处理与人的关系,可用“情商”来表示人生中期需要的重点能力。
再到后来,人要继续成事、创造价值,要突破层出不穷的困难,不断向新的高度冲击,同时也面临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富足生活和享乐的诱惑。随着饥饿感、好奇心、欲望的降低,真正考验人的将是——是否发自内心的热爱。
如果不是热爱,只是一份谋生的手段,巴菲特绝不会九十多岁还每天“跳着踢踏舞上班”,阅读厚厚的资料;如果不是热爱,居里夫人也不会在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后,依然泡在实验室里乐此不疲。
简言之,这个阶段更需要学会处理与内心的关系,可用“爱商”来表示人生后期(或者长期)所需要的重点能力。繁体字“愛”更贴切,中间有“心”。能让人为一件事付出长期、甚至终生的时间和精力,无不是从“心”出发的。
中文很有趣,带“心”字旁的都与心力有关,比如:志、愿、想、念、忘、怂......。“勇”的象形字是“恿”,更能表达它的本意,没有“心力”,无法支撑勇气。没有勇气,也谈不上正直。德行的“德”,本意就是直行、遵行正道。要想做一个长期主义者,首先要讲究德行。
古时候赶马车有四个口令:驾、 德(dei)、卧、驭。驾,就是让马起步。德,是让马继续直行。“德”字在甲金文里是画了一条大道、一条小岔路口,再画一只眼睛,意思是不要看岔路口、照直走。卧,就是转弯。驭,就是停止。
有心力,才可能忍耐,抗压,有毅力,能耐挫,守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
曾国藩曾说:德若木之本,才若木之枝;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我在《人才基因》一书中,将人才的五大要素(能力素质、人格特质、目标承诺、终身成长、独特唯一)比喻成树的五个部分(枝叶、树根、果实花朵、树干、树形)。育根方能育心,博雅教育或称通识教育,才是真正的育心,能让人走得远。那些“忘记了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就像“树根”、“树干”。冬季树的叶子都落光了,甚至有些旁枝也要砍掉,只要树根、树干健康,春天来了,又会生发出新枝和绿叶。
在我看来,真正的“强基”,就是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想育大才,须放长眼光,在培育“心力”上下功夫,根深才能叶茂。如果只将人限定在一个狭窄的专业上,不鼓励甚至不允许去探索兴趣和发展多种能力,那人的能力就会太过单一,甚至完全不懂生活情趣,我以为,那不是“强基”,而是发展“孤枝”、“病梅”,很难长成参天大树,即便长高了,也很难经得住狂风暴雨。
How 教育何为?
教育何为(wei,第二声)?
该如何办教育呢?教育学家顾明远先生曾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习成长,在活动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简称“港中深”】的本科生,在大一结束时才选定专业。不仅理科可以选文科专业(比如心理学、英语等),文科生也可以选理科(如数学、化学、数据科学等)。大一结束没想好,学生到了大二、大三依然可以自主转专业,大不了延长一年才能积累够所需的学分,总强过四年学了一个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专业。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学好。经过高考的“拼杀”,只要学生热爱,学校相信一定能学好。
曾有一个高考的文科生,到了大学发现自己热爱数学,大一就转去了理工学院的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还成了数学专业的第一名。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这在传统高校根本不可想象。教育,首先是释放学生的潜能,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力。
港中深的书院制,更让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我们常比喻:学院像爸爸,教专业知识;书院像妈妈,教知识之外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书院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待人接物、沟通表达、合作竞争,学生能真切感受到被爱,被关怀。在这里,“学生第一”绝不是口号,体现在每一处细节。
仔细思考今天很多传统学校的举措,不仅与顾明远先生提出的四点相去甚远,甚至有点背道而驰。
AI时代,擅长记忆和背诵的东亚教育毫无疑问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倒也不尽是坏事。在我看来,AI并非在摧毁教育,倒是在拯救教育,尤其是东亚教育。
如今就业难,很多人挤着去考公、进编制,戏称“幸福的尽头,是编制”。为了生存、自立当然可以理解,但也不禁为他们遗憾。寻求安稳、确定性,并非教育的初衷。教育本是要解放心灵,让人自由。
布朗大学前校长Howard Swearer (1932-1991)曾说:通识教育(即博雅教育)之目的,是为尚不明确的工作做准备(The purpose of a liberal education is preparation for appointments not yet made)。而接受了16年(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甚至20年教育的年轻人,倘若还未去社会闯荡,便一门心思要将后半生锁进“保险箱”和确定性,是不是让人为之惋惜?但是,他们如此缺乏安全感,究竟源于什么?教育缺失了什么?或者夺走了什么?
过去一年,在河南招生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了解了中国的教育现状。既见到过城市、农村的几千名学生,感同身受他们的不易,也认识了很多好校长、好老师,敬佩他们坚守农村和基层,用心育人,托举孩子们。
有一些全人教育做得很好的中学,比如河南省实验学校。有一个今年高考的孩子,高中成绩一直很出色,热爱运动,还是学校篮球队长。高考意外失利,成绩从全省理科1000多名滑落到1万多名,让人欣慰的是,孩子没有一蹶不振,仅用了一个晚上就想开了,反而劝慰家长,立即开始冷静地商量下一步选择。这么强的耐挫能力,显然是与学校全人教育、鼓励体育运动的理念和做法无法分开的。
我相信,这个孩子的未来不可限量,因为他比那些一帆风顺的孩子多经历了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挫折,只要不把人打倒,都会变成人生财富。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
成长,就是不断地克服阻力。教育,就是引导成长、赋予克服阻力的能力。抗压、耐挫,就是“忘记了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最后,再分享一个身边小故事。
港中深上园有一家小发屋,因为距离实在太方便,洗头的椅子还有按摩功能,我替换了已依赖15年的上海理发师。理发的效果当然有差距,但花费也陡然降级,从过去每次300元,降到了35元。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间发屋的创始人毕业于北方一所非常好的985大学数学系。我心想,如果他当年读的是港中深,估计他会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就不必学了数学却开理发店,实在是既浪费自己时间,也浪费了公共教育资源。可惜之余,我又转念想,或许正因为他有大学经历,才想到来校园开理发馆吧,用极实惠的价格解决大学生们永远的刚需。
这么一想,这所985学校留给他的确实是“忘记了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他本分做事,良心价格,不急不慌,确实带有工程师的气质,我很愿高兴支持他的生意,希望Q发屋可以一直健康地经营下去,开到所有的大学校园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