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日前高调抛出所谓“大以色列”愿景,瞬间点燃了中东乃至更广泛地区各国的怒火。
31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与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日前发表联合声明,谴责以方言论严重藐视和侵犯国际法原则,“对阿拉伯国家安全、各国主权以及地区与国际和平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联合声明措辞严厉,不仅要求以色列立刻停止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侵略行径,更点名呼吁美国“承担起法律和道义责任”,立即采取行动向以色列施压。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截图
这些地区怎么就成了“以色列的土地”
在以色列媒体12日晚间播出的采访中,内塔尼亚胡声称自己肩负着“历史和精神使命”,随后他提到了所谓的“大以色列”愿景。
根据以色列媒体的解释,所谓“大以色列”是指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和当时被以方占领的包括埃及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以及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的土地。
在英国学者戴维·米勒看来,这一构想的可怕之处在于彻底否定了巴勒斯坦建国的合法性,把吞并邻国领土当成了以色列的“历史权利”。
“‘大以色列’计划可以追溯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之初,其核心理念就是取得所谓‘以色列的土地’。按照他们的说法,‘以色列的土地’不仅包括历史上的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地和现在的约旦,还包括黎巴嫩和叙利亚以及伊拉克的大部分地区和埃及的部分地区,甚至延伸到土耳其部分地区。”
△戴维·米勒(资料图)
其实长期以来,以色列国内也没有太多人把“大以色列”这个说法当真,而且这也不是被以色列官方认可的一个说法。
但是,当前主导以色列执政联盟的利库德集团却把实现“大以色列”愿景视为其政治传统的核心原则之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所副所长秦天认为,内塔尼亚胡所谓自己与“大以色列”愿景有“精神上关联”的说法非常出格,突破了以色列之前的一些基本原则。
“这种表述是以色列战略野心的自然流露。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确实在军事上取得了较大优势,于是以色列试图借势进一步扩大自身的所谓生存空间。其次,内塔尼亚胡的表态也有安抚政治盟友、巩固执政地位的考虑,并试图以此为自己塑造个人政治遗产。”
“这将给全球其他边界争端开创危险先例”
更危险的是,内塔尼亚胡的言论并非孤立提出,其背后是以色列国内日益猖獗的极右翼力量。他们主张扩大犹太人定居点,一举吞并约旦河西岸,彻底抛弃“两国方案”。
属于极右翼阵营的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13日公然发表声明称,他计划批准在耶路撒冷以东和约旦河西岸的马阿勒阿杜明犹太人定居点之间备受争议的“E1区”建造3401套住房,目的就是要“葬送巴勒斯坦国构想”。
△路透社报道截图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包括联合国和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同声谴责。多方批评以色列此举违反国际法,意在进一步破坏“两国方案”。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14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敦促以色列停止推进在约旦河西岸“E1区”建设定居点的计划。
但面对国际社会的批评,以色列却一直我行我素。
根据以色列政府去年12月发布的一份人口数据报告,约有51万以色列人住在违反国际法建设的约旦河西岸定居点。
△位于约旦河西岸的马阿勒阿杜明犹太人定居点(图自《以色列时报》)
外界普遍担心,在以色列当前由极右翼力量主导的政治氛围下,“大以色列”似乎不再只是一个虚幻的口号。在很多人看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不断升级的侵略和扩张行动,预示着现实版“大以色列”的一步步成型。
从这个意义上说,来自伊斯兰世界的联合声明既是愤怒的抗议,也是强烈的警告:如果以色列继续一意孤行,势必引发更大范围的对抗,从而让整个地区重新陷入无法控制的危险和混乱。
△伊朗光明通讯社网站刊文指出,“大以色列”计划可能会在被占领土上引发新一轮武装抵抗并升级冲突。它还将破坏国际法律秩序的公信力,进一步削弱人们对多边机构的信任,并为全球其他边界争端开创危险的先例。
有分析指出,在中东局势本已高度复杂敏感的当下,有关方面的不负责任言行正在给地区安全带来新的严重威胁。如果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继续对此类危险动向采取纵容态度,不仅无助于和平进程,反而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