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饱饱可能会担心现在开始备考是否来得及,首先要说的是,从八月开始准备考研音乐史是完全来得及的!接下来咱们解决一个共性问题:备考规划
首先,完全没开始或者刚刚学了皮毛的小宝们要记好:不要预设困难,上来就觉得晦涩、好多、背不完。大家对于未知事情有恐惧很正常,按部就班跟着计划走,不说你是下一个140➕,也一定可以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1⃣️第一阶段:8月开始到暑假结束,这段时间是音乐史第一轮的学习,包括整理框架脉络➕初步背诵(背框架/关键词即可)
西方音乐史:按横向时期去整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19世纪民族乐派—20世纪音乐
中方音乐史:按横向时期去整理:远古、夏商—周代—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
第一轮学习虽然会有一个比较摸不准且痛苦的状态 ,背完感觉还是脑袋空空,但是必须要扎扎实实过完知识点,这样对于之后的背诵有很大作用,思路会更加清晰,到时候你就会回来感谢第一轮认真做笔记背框架的自己!
2⃣️第二阶段:九月开学后到十一假期结束,完成第二轮的纵向整理➕细化背诵,这一时期的背诵时间大概为3-5h
第二阶段有了第一轮的背诵会轻松很多 但是背诵任务需要有所增加,需要精细化的背诵,每个得分点都要牢牢抓到手里!
3⃣️第三阶段,十一假期后到十一月底这两个月进入了备考冲刺期。是音乐史的冲刺攻坚时期,同样也是大家最焦虑的时期。
这一时期到了整合收尾阶段。在保持两星期左右背完一本高频考点的基础之上外加上细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填补知识漏洞,并且记忆效果比较好的可以开始模拟考试,锻炼字体以及手速。
4⃣️最后阶段:十一月底到考前,开始模考查漏补缺以及培养答题习惯和答题技巧。
了解学校的出题风格、题型题量以及分值分布情况,找对应的模拟卷进行模拟考试。两个目的:之前的背诵是输入,现在让自己开始输出;锻炼手速、字体以及卷面排版,高分就是靠这些小细节一分一分垒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