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王者”Momenta是如何炼成的?
创始人
2025-07-29 17:01:51
0

凭借“一个飞轮、两条腿”的战略,Momenta 拿下了超130款合作量产车型,并成为首家实现智能驾驶技术规模化出海的供应商。目前,Momenta共研已成为国内智驾行业三大发展模式之一,与车企自研、华为模式并列。

文|刘青青

ID | BMR2004

Momenta在智能驾驶赛道上探索出了“技术+商业化落地”的解决方案。

在汽车智能化进程中,Momenta以数据驱动的创新技术为辅助驾驶开辟了一条新路线,端到端飞轮大模型为行业带来了知名的“Momenta共研”模式,在国内凭借“一个飞轮、两条腿”的战略拿下了超130款合作量产车型,并成为首家实现智能驾驶技术规模化出海的供应商。

“量产王者”Momenta是如何炼成的?

01

持续挖掘数据价值

Momenta从成立之初就明确要做“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选择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打造自动驾驶的大脑,用于辅助驾驶。

中国智驾行业快速发展,涌现出Momenta共研、车企自研、华为模式等创新发展模式,深刻影响着行业走向。

具体来看,Momenta提供核心的软件和算法,而不涉及具体的硬件平台,这种提供“核心配方”的灵活技术顾问模式,被称为“Momenta共研模式”。小鹏、比亚迪、理想等车企专注于自研模式,开发贴合用户需求的定制化智驾功能,这种模式被称为“车企自研模式”。华为的激光雷达、昇腾AI芯片、ADS算法全自研,为车企提供“全家桶”式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种服务模式被称作“华为模式”。

其中,Momenta共研模式强调技术共生、灵活且快速落地的软件方案,已经被大量车型搭载使用,这也为Momenta带来海量的真实行驶数据,让Momenta得以持续挖掘数据价值。

Momenta从成立之初就明确要做“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并制定了“一个飞轮、两条腿”的关键战略。

MomentaCEO曹旭东曾表示:“自动驾驶的终局一定是可规模化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是一个长尾问题数量可达百万级的行业,除了要解决常见的自动驾驶难题,还面临无数发生概率较低但处理难度极高的边缘场景。而规模化L4则面临“行驶千亿公里,解决百万问题”的巨大挑战,其背后还涉及巨额的投入。

通常,收集千亿公里的测试数据需要100万辆车,每天运行10个小时,连续跑1年。这样的测试用自建车队实行,至少需要2000亿—4000亿元成本。

很多时候,行业痛点的背后往往正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Momenta在“一个飞轮”战略中,企业用数据驱动的算法,通过闭环自动化的方式,利用海量数据驱动技术快速迭代,自动化解决绝大部分的长尾问题。

“两条腿”战略中,Momenta瞄准了“智能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Robotaxi”两个赛道。智能辅助驾驶能够输出源源不断的数据流,自动驾驶Robotaxi能够反馈给量产产品技术流,基于统一的传感器平台,两条腿相互协同、高效打通。

Momenta方面表示,智能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Robotaxi两者之间高效的闭环自动化迭代,将重新定义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路径:通过量产自动驾驶产品获得海量数据,持续研发数据驱动的核心算法,打造闭环自动化工程体系,发挥数据价值,高效迭代技术,最终实现规模化完全无人驾驶。

02

发力“端到端”

Momenta飞轮大模型可支持在各种复杂道路环境下,准确预判车辆或行人的通行意图,自动调整车速、灵活变道、从容避让障碍物,极大减轻驾驶员的负担。

在汽车智能化大趋势下,智能辅助驾驶市场快速发展,尤其是不断迭代的技术开始重写行业发展轨迹。

当端到端(End-to-End)技术重塑驾驶逻辑,传统模块化架构(感知—决策—控制分步处理)逐渐“后退”。大模型的加入实现了直接输入,减少了冗余,使端到端辅助驾驶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驾驶动作并作出反应,从而走到台前。

据了解,Momenta从2019年就开始使用DLP(深度学习)来解决智能辅助驾驶问题;2023年实现两段式端到端大模型——“感知模型+规控模型”共同进行信息处理;2024年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飞轮大模型”,通过传感器数据和统一神经网络直接生成驾驶指令,无须人为定义感知到规划接口。

具体而言,“飞轮大模型”将感知与规划整合进一个大模型中,一方面模仿人类的长期记忆,另一方面保留DLP模型,类似短期记忆,能快速学习,以此保证大模型训练数据的高质量和训练方法的低成本。

Momenta 首创的“飞轮大模型”已经创造了行业里的多个第一:行业首个全流程数据驱动飞轮、行业首个量产基于深度学习的规划与决策能力、首个量产模仿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

曹旭东指出,Momenta的大模型已发展至第五代。其第一代模型的自动化率约为50%,而第五代超过了99%。举例来看,如果新增100个问题,其中99个可通过数据驱动,而不需要人工参与。2025年,公司还将迭代出基于强化学习的一段式端到端“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目前,Momenta飞轮大模型可支持在各种复杂道路环境下,准确预判车辆或行人的通行意图,自动调整车速、灵活变道、从容避让障碍物,极大减轻驾驶员的负担。比如复杂路口无保护左转、左右借道绕行、临时施工路段通行、动态障碍物规避、雨雪天气自动驾驶、冰雪路面遇突发状况应对、断头路车位泊车、识别危险大车及特种车、出现极限“加塞”、突现“鬼探头”等。

不只Momenta,端到端辅助驾驶技术已吸引众多车企和科技公司的关注与投入。

特斯拉FSD V12系统是全球首个使用端到端处理的智驾系统,依赖纯视觉方案和超强算力,其端到端模型已能处理无标线路口的自主通行;2024年7月,小鹏汽车开始向用户推送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XNGP智能驾驶系统;同年10月,理想的“端到端+VLM”(Vision-Language-Action)辅助驾驶技术架构正式发布;华为的 ADS 3.0端到端通过“盘古大模型”将复杂路口通行成功率从85%提升至98%;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基于端到端大模型,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

在端到端自动驾驶的角力场上,面对特斯拉等“前辈”及一众竞争对手,Momenta的“飞轮大模型”依托数据驱动的“飞轮”闭环自动化解决大部分长尾问题,使其在复杂城区、长尾场景上更有优势;并通过车企合作模式不仅获取大量路测真实数据,而且在商业生态合作中通过数据闭环降低标注和训练成本。

03

“量产王者”

搭载Momenta方案的车型数量和交付量还将持续性增长。

据了解,2019年,Momenta的Mpilot量产辅助驾驶才刚刚面世。2020年其拿到了第一个量产的商业订单,2022年,成功交付。自此以后,Momenta进入了产品化和商业化的1到N的阶段。2023年Momenta成功交付量产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达8款;2024年,这一数字快速跃升至26款。

同时,Momenta的车型搭载量呈现跨越式增长。其第一个10万辆搭载用了两年时间,第二个10万辆只用半年时间,在2025年5月完成第三个近10万辆搭载,用时约3个月。

2025年4月上海国际车展期间,Momenta与上汽通用别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凯迪拉克、上汽奥迪、智己六大品牌宣布进一步战略合作。目前,Momenta已经与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集团中70%的企业展开量产合作,累计合作量产车型已超130款,是交付车型最多的智能辅助驾驶公司,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量产王者”。

此外,Momenta与智己汽车联合打造的IM AD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已经正式出海。这是行业首个量产级智能辅助驾驶国际化的战略合作,将为东南亚、澳新、欧洲、中东等市场提供标杆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智能驾驶技术规模化出海的供应商,Momenta此次联合推出的出海方案无须依赖高精地图,即可在欧、亚、澳等多个大陆复杂路况中实现“开箱即用”。

曹旭东表示:“伴随着Momenta朋友圈的日益扩大,合作伙伴已覆盖全球主流车企,成为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未来,搭载Momenta方案的车型数量和交付量还将持续增长。”

在他看来,除了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水平和舒适度,中国汽车产业还要不断加强产业协作模式的优化和重塑,用好数字化能力强的合作伙伴,重塑自身的业务流程,逐渐从L2发展到L3和L4;加速推进智能化转型,实现全面数字化升级,最终实现规模化无人驾驶,以赢得全球市场竞争优势。

04

未来趋势

未来汽车智能化一定不是单纯的辅助驾驶智能化,而是全车的智能化。

随着Momenta 共研、车企自研、华为模式等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抢占高地,智能驾驶领域也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各种新突破、新变化、新趋势正在发生。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逼近4500亿元。

报告指出,智能驾驶领域正呈现多维度突破:技术层面,“BEV+Transformer”算法重构感知架构,4D毫米波雷达与固态激光雷达推动传感器成本下降超过50%;商业化层面,L2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加速向20万元以下车型渗透,Robotaxi车队规模与运营效率提升带动单车日营收突破500元;生态层面,中央计算平台集成度提升至舱驾一体,数据闭环与车路云协同推动城市级智驾落地。

盖世汽车合伙人&研究院副总裁王显斌指出,未来辅助驾驶行业将有几大趋势:一是智能化融合,包括辅助驾驶与座舱、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等的融合,未来汽车智能化一定不是单纯的辅助驾驶的智能化,而是全车智能化,涵盖人在驾驶与乘坐汽车的场景功能应用的智能化。

二是未来辅助驾驶会逐步从能用做到好用,再到用户喜欢用。当前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因为技术突破而受到关注,但与此同时很多基础性的辅助驾驶功能也需要将体验做到极致,例如APA自动泊车功能、ACC自适应巡航功能等,在实际使用场景里面可以做到更加优化。

三是辅助驾驶供应链不断整合,并在未来往寡头垄断方向发展。因为这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投入成本巨大,智能驾驶辅助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往往融资动辄几十亿元,而且后期还要搭配数据云端、超算力平台的投入;同时它也是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高端人才。

四是中国汽车电气化、智能化领先优势逐步凸显,中国智能驾驶辅助也在加速出海。未来全球市场对辅助驾驶的需求大体一致,但是在政策法规、地理环境、用户场景需求、数据信息安全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打磨,需要整车、零部件、辅助驾驶和科技等企业,共同在辅助驾驶赛道上钻研如何满足海外需求,顺应出海大趋势。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普实测“红豆娱乐牛牛如何安装... 您好:红豆娱乐牛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红豆娱...
分享一下“微信连接拼三张房卡链... 【要素一】(KK)微信链接各大厅/房卡介绍微/83404491微信连接拼三张是一款非常火爆的游戏应用...
玩家必看“哪吒重生有透视辅助软... 您好:哪吒重生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哪吒重生这...
普及一下“微信群里用链接玩牛牛... 【要素一】(KK)微信链接各大厅/房卡介绍微/83404491微信群里用链接玩牛牛是一款非常火爆的游...
八分钟解决“超稳房卡找谁买”获... 【要素一】(KK)微信链接各大厅/房卡介绍微/83404491超稳是一款非常火爆的游戏应用,拥有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