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二战后90%的创新来自美国?
创始人
2025-07-25 11:01:56
0

2025年7月全球最贵芯片是Cerebras WSE-3(250万美元/颗),其价格是其他高端芯片(如英伟达B40)的数百倍。

天价源于其晶圆级设计带来的性能垄断,以及面向超大规模AI训练的不可替代性。

而且这种芯片美国的敌人或竞争对手,根本买不到。

这一幕在美国多次发生:从最早的主机电脑、通用芯片、个人操作系统,到后来支撑万维网的互联网协议,再到如今的 AI 大模型、混合现实与人形机器人,美国公司一次次垄断了关键技术节点,并藉此获取超额利润。

二战后七十多年里,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强大的根本原因缘于全球约 90% 的硬核科技创新都源自美国。

为何会如此?

本文从历史、地缘政治、大国博弈、制度文化及金融资本等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一、历史视角。

1,强大的底蕴。

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工业产值已占全球总量的36%(远超英国的14%和德国的16%),在钢铁、汽车(福特流水线)、化工等领域形成绝对优势。

2,强大的工业动员能力。

二战期间,美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动员体系,将全国 GDP 的41% 投入战争相关生产。

美国的生产能力远超轴心国总和。例如,1944年,美国生产的飞机数量是德国的近3倍,日本的近10倍。

二战期间美国的工业动员是一次国家意志、制度能力、技术创新、资本力量和全民动员完美结合的壮举。

它展示了美国在面临生存威胁时所能爆发出的巨大组织能力和生产力潜能。

这种无与伦比的工业能力不仅为盟军提供了胜利的基石,也深刻塑造了战后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格局,是美国崛起为超级大国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之一。

3,承接了欧洲的遗产。

美国通过"回形针行动"至少吸纳 1,600名德国核心科技人才,若计入后续欧洲移民,总数可能达 数万人

这一战略不仅重塑了冷战格局,更使美国在20世纪后半叶的科技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深刻改变了全球科技发展轨迹。

4,冷战时苏联的竞争促进了美国科技的进步。战后,面对苏联竞争,美国政府延续了战时的科研体制——国防部、能源部、NASA、DARPA 等机构陆续成立,带动军工复合体与大学实验室深度捆绑。ARPANET、GPS、空间技术、集成电路等,都在“军事优先”的预算上跑出了规模化应用。

5,市场经济主导的技术扩散与商业化与苏联“军转民”不畅不同,美国在 1950—1970 年期间形成高校—企业—政府的“三螺旋”结构。

斯坦福“科技园”模式让仙童半导体、惠普、后来的英特尔等公司迅速崛起,商业机制将冷战科研红利在全球范围复制,逐步垄断了从上游设备到下游软件的关键链条。

二、地缘政治:天然安全、资源富集与美元体系

1,“两个大洋”的安全缓冲美国本土远离欧亚大陆战火,既减少了战后重建成本,也让其能把国防预算的大比例投入技术研发而非基础设施修复;

2,资源与市场辽阔耕地、化石能源储备与内需大市场,提供了试错所需的现金流和消费场景;

3,布雷顿森林与美元霸权1944 年确立的美元结算体系,为美国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几乎无上限的外部融资能力。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能持续吸引海外资本与高端人才,进一步巩固其研发投入优势。

三、制度与文化:移民、高校、风险投资与知识产权

1,“天才磁铁”——移民政策麦卡锡时期虽有政治高压,但《麦卡伦法》《1965 年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等条款依旧为高学历人才打开绿卡大门。今天美国 STEM 博士约三分之一出生于海外。

2,世界顶级学术体系拥有 17 所 QS 世界前 20 的大学,校企合作与开放科研促进了“从实验室到车间”的成果转化。

3,风投与股权激励硅谷模式的核心是风险投资:在高失败率行业,VC 用股权而非债务支持创业,使“十死无生”的技术路径得以尝试,并有公司获得成功。

4,知识产权保护1970 年代起美国加强专利期限、版税规则与反向侵权赔偿,塑造了以垄断利润回收 R&D 投资的正反馈机制。只要技术领先,就能用超额利润继续投入下一代研发。

四、大国博弈:技术封锁与“可控的垄断”

1,冷战时期的“科工贸易墙”出口管制,把计算机、机床、通信等要害设备锁在美国及盟友体系内。苏联虽砸钱仿制,但缺乏规模市场与开放生态,难以追平。

2,21 世纪的“长臂管辖”芯片禁售再次印证:当美国公司拥有技术与市场“双垄断”时,政府即可利用出口监管巩固地缘优势,美国敌对国家被排除在最新节点之外,被迫寻找“替代”或走向“缺席”。

3,龙头企业的全球准公共品地位谷歌的开源 AI 框架、苹果的生态闭环、微软的操作系统,都是事实上的基础设施。定标准者得天下。

五、商业逻辑:垄断利润反哺创新

1,“边垄断、边创新”的正循环iPhone 的超高利润率补贴了苹果自研 M 系列芯片;微软Windows 和 Office 的现金牛支撑 Azure 与 OpenAI 的巨额投入;英伟达凭 CUDA 和 GPU 栈的事实标准,通过高价 A100/H100 反哺下一代架构。

2,从平台到生态一旦核心标准确立(Intel x86、Windows API、TCP/IP、CUDA),全球开发者被锁进生态,竞争者成本呈指数级上升。利润护城河越深,创新投入越猛,领先周期越长。

3,风险投资的“击鼓传花”高估值上市为 VC 提供退出通道,回收的资本再投入下一轮硬科技。这样,硅谷得以维系“百亿美元级失败”而不至于现金链断裂。

六、事实盘点:美国在关键领域的统治力

计算机:从ENIAC、IBM360 到 x86 PC,占据 CPU 指令集与服务器 90% 市场;

芯片设计:全球前十大无晶圆设计公司,美国占七席;

操作系统:服务器端(Linux 基础亦由美国机构主导)、桌面端、移动端核心内核均源自美国;

互联网:HTTP、DNS、浏览器三大协议栈由 IETF、W3C(均在美国)主导;

AI 大模型:前 10 个参数规模最大的大模型中,7 个出自美国公司或高校;

GPU 与加速卡:英伟达与 AMD 占据训练与推理核心组件 85% 以上市占率;

混合现实与机器人:波士顿动力、Meta、OpenAI、Tesla 等掌握算法、系统与资本优势。

结论二战后,约 90% 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确实与美国息息相关,其根本原因在于:

美国独有的安全地理格局、美元融资与移民红利;

风投机制、知识产权与企业家文化共同塑造的“可持续垄断”;

政府与企业在大国博弈中的协同,使用出口管制和标准制定维护技术壁垒。

正是这些相互强化的因素,使美国在电脑、芯片、操作系统、互联网、AI 大模型、机器人、混合现实与 GPU 等关键节点保持了“只有它做得出来”的优势,并通过垄断利润形成创新资本的正向循环。

未来谁能打破这一循环,既取决于他国能否塑造类似的制度与资本生态,也看美国自身能否持续管理内部矛盾、维系开放环境。

历史从来没有不衰落的帝国,但路径依赖的惯性短期内仍将维持美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上的绝对主导地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玩家必看“新玉海楼茶苑其实有辅... 您好:新玉海楼茶苑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新玉海...
实测分享“红豆娱乐牛牛透视挂辅... 您好:红豆娱乐牛牛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红豆娱...
重大通报“皇豪互众是不是有透视... 您好:皇豪互众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皇豪互众这...
重大通报“阿拉游戏中心到底有没... 您好:阿拉游戏中心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软件加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阿拉游...
玩家必看“微信链接拼十透视挂辅... 您好:微信链接拼十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需要了解加客服微信【8700483】很多玩家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