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暑期档国产片三连扑:章子怡《酱园弄》2.7亿惨败,陈思诚《恶意》口碑崩塌,保护月取消后进口片《侏罗纪4》《柯南》狂揽票房——观众不再为套路买单,好故事才是硬道理。"
各位看官,在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每年暑期档,是电影人最紧张,也是观众最期待的时刻。往年,国产片总能凭白菜价营销、强势IP、甚至国产保护月的支持,狠狠收割一波票房。可2025年一开局,国产电影却来了个大翻车,接连三部重磅作品全线失利,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先说陈可辛的《酱园弄悬案》。
这片子上映前媒体都在吹黄金卡司,女性题材,豪言保底18亿,都说稳了。章子怡、杨幂、赵丽颖、雷佳音——你能想到的当红流量和实力派,一个没落下。
结果呢?点映十天票房不到2亿,豆瓣评分还一路滑到5.7分。上映快一个月票房刚到2.7亿,单日票房100万出头,肉眼可见彻底凉了。
最让人火大的,是电影被硬生生剪成上下两部,圈钱心思全写在脸上。这“吃相”观众可不是傻子,都看在眼里。
紧跟着,陈思诚的《恶意》本来想着复制《唐探》系列的奇迹,请了张小斐当票房保险。一开局排片14.8%,但票房占不到10%,上映6天票房只有1.1亿,预测也才3.5亿。
看完的观众三连摇头说好的悬疑呢?就是拖沓,反转也生硬。,骗情怀不灵了。
还有饶晓志的《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点映时观众好评如潮。一上映直接“高开低走”,16%排片,首日票房连千万都不到。现在六天4700万,票房预测不到7000万。这就像把一副好牌打成了烂尾。
你别说,今年暑期档,国产片三连扑,这可真是近七年没见过的大翻车。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阵容、不是排片,是创作者把观众当傻子。观众愿意为娱乐买单,但不愿意被当韭菜反复收割。
02
国产保护月,成为历史
今年还有一个大变动大家注意到了吗?延续21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今年正式取消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后果有点狠。
最早从2004年《十面埋伏》,到2019年《哪吒》、《我不是药神》、《战狼2》等,暑期档保护政策帮国产片成长了一大截。说句实在话,那十年中国院线真不要太猛,票房蹭蹭涨。
国产导演、贾玲、沈腾、小品演员一路逆袭,连郭帆、饺子这样的动画导演都成票房巨头。每年都有低口碑高票房的奇葩,比如郭敬明《小时代》。那两年国产片风风火火,把冯小刚都气到骂出“垃圾观众造就垃圾电影”这种狠话。
骂归骂,可市场确实长期被保护着。可今时不同往日,有多少人去年还觉得国产片上哪儿抢不到冠军?现在看不扶保护架就得自己下海游泳了。
保护月的终结,实际上是国产电影走向真正市场化的分水岭。今后谁都得凭本事吃饭。
03
进口片,真猛!
这回暑期档,进口片成了大赢家。以往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今年每一条龙都在地头蛇背上跳舞。
环球影业《侏罗纪世界4》,8天3.6亿票房,连续蝉联单日冠军。恐龙IP,30多年的青春记忆,排片拿26%还拿走40%票房。
更狠的是皮特主演的《F1狂飙飞车》,才6%的排片,但评分8.6,上座率一路逆袭。影院经理全都后悔没提前加排片,这片子一看就不是那种“靠吹”能捧出来的,是真有实力。
还有一部低调疯涨的《名侦探柯南》,13天就破3亿,带动了青少年市场,刷新柯南剧场版在中国的票房纪录。这不就是漫长的养成路上的一记“王炸”吗?
这些进口片带来的,不只是新鲜感,而是“观众+IP+技术”多重加成。影院想活命,观众就得有可看的片子,不然电影院哪有盼头?
04
观众为啥变心?
说实话,这届观众再不是谁家粉丝一出动拉起“票房保卫战”的傻白甜了。
国产片这几年,套路全暴露了——
换个皮的“社会热点”,强塞进去几个大牌流量,拿女性题材、家暴、悬疑等当卖点,但说来说去,就是不会讲好故事,靠营销碰瓷票房。
观众不傻,“共情”没了,过去撑起IP的温情全丢了。你还试图用同一批观众,一遍遍灌输过气卖点,注定用脚投票。
再看进口片,口碑能打、老牌IP加持、制作良心。
谁家小孩不喜欢恐龙?谁家成年人没有看过一部柯南?这些电影不光“骗情怀”,更有技术硬实力,美学体验也顶得住市场检验。电影院真花血本买了IMAX版权,就是要给观众带来“值回票价”的爽感。
这就叫,时代变了,观众变了,谁还能骗得了观众?
05
下半场,对决才刚开始
别以为暑期档这就“分出胜负”了,接下来的撞档更惨烈。
7月中,DC的《超人》和《聊斋兰若寺》正面PK。追光动画能不能顶住?国产志怪能不能打赢好莱坞超级英雄?
7月底,姜文的《你行!你上!》、大鹏的《长安的荔枝》和漫威《神奇4侠》展开大混战——导演的牌面,IP的票房号召力,谁能胜出?
很多人说国产大片还会绝地反击——比如《731》《南京照相馆》《东极岛》——
但大家都明白,真能赢,还得拼内容、拼情感、拼工业,这不仅是票房的肉搏,还是中国电影人的集体自尊守卫战。
电影市场是个江湖,观众的嘴就是江湖上的刀。
保护伞撤了,票房始终靠观众说了算。不做内容、只顾圈钱的片子,迟早“暴死”;真正用心做内容、技术到位的作品,照样可能逆流而上。
但我们相信,观众不会看错一个好故事。希望中国电影人把套路和热闹留给过去,把尊重和诚意给到观众,咱们才有机会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铿锵电影评论编辑/明月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