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考本科批次正式投档。三所新升格为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广州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大学首次以本科身份亮相招生舞台。从投档情况看,全省几所公办职教本科院校交出的“成绩单”表现抢眼,最高录取分数甚至超出本科控制线180多分。
新增三校首招“开门红”
看分数,今年新设的三所职教本科院校招生“开门红”。广州职业技术大学作为省内同类型院校中首次招生本科人数最多的高校,招生录取显示出“强劲势头”,本科批物理类录取最高分为562分,超本科线126分,超特控线28分;录取最低分为520分,超本科线84分。其中,203专业组软件工程技术专业表现尤为突出,录取的80名学生分数全部超过特控线;该校物理类录取的400名学生,平均成绩超过本科线近100分。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夏季高考本科批次投档超特控线比例88.4%,投档最低分530,超过本科录取线94分。540分以上比例42%,其中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100%超特控线;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最低投档线566分,超特控线32分,最高投档线600分,超特控线66分。
此前就开启本科招生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继续延续强势地位,在招生计划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投档线继续攀升。本科批次物理类录取最高分617分,为201专业组实验班组,超本科控制线181分,超特控线83分;物理类最低分566分,超本科控制线131分,超特控线32分。历史类录取最高分584分,超本科控制线120分,超特控线27分;历史类最低分558分,超本科线94分,超特控线1分。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6个本科专业录取分数线也普遍接近或达到特控线水平。其中,软件工程技术投档线540分,机械电子工程技术539分,现代精细化工技术(先进材料创新班)537分,现代精细化工技术537分,合成生物技术529分,食品工程技术528分。
应用型定位鲜明,产教融合或成核心竞争力
从录取情况不难看出,新晋职教本科院校展现出鲜明的招生优势。他们为何能吸引诸多高分考生,甚至超越众多传统本科院校?
首先,是招生策略与专业设置凸显“应用型”定位,专业和产业高度关联。多所职业本科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急需领域设置专业,与广东省2025年新增的多所招生院校(如大湾区大学)共同形成 “新兴学科集群”,而这样的专业尤为受考生追捧。
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投档最高分所在的201专业组(未来技术研究院),其教学场所并非传统校园,而是设在科创企业聚集的写字楼内。校方此前表示,此举旨在让学生能零距离接触产业前沿。该学院目前设有智能制造、消费电子和智慧医疗三个专业方向,师资配备上除理论课教师外,还特聘来自企业一线的产业导师。教学以真实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着重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产品思维等综合素养。顺德职业技术大学的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投档分100%超特控线,同样印证了市场对先进制造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其次,职教本科的核心优势在于深度“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这些院校普遍拥有强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兼具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并建立了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产业环境、参与实际项目开发,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此外,还因其人才培养目标直指就业市场。相较于传统本科偏重理论素养的培养,职教本科更强调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往往能更快融入企业、上手工作,在就业市场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这种“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的强链接属性,成为吸引优质生源,特别是明确职业规划考生的关键因素。
广东首批新升格职教本科院校在2025年高考本科批次的首次招生中取得“开门红”,投档分数亮眼,反映出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以及考生和家长对职业本科发展前景的认可。其鲜明的应用型定位、紧密对接产业的专业设置以及深度产教融合的培养特色,或许正在高等教育领域开辟一条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新赛道。
文 | 记者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