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发对欧盟商品征收30%关税的行政令,欧盟委员会随即表达“不可接受”。
一纸公文把大西洋两岸的默契撕得粉碎。特朗普把税率从口头威胁的50%压到30%,看似退让,实则精准卡位:既让欧洲肉疼,又不至于立刻触发全面报复。欧盟手里明明握着一份覆盖720亿欧元美国货的回击清单,却按兵不动,连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高调“绝不低头”也止步于社交媒体,没有转化为加税动作。问题抛给外界:欧盟怂了吗?还是算盘另有打法?
特朗普(资料图)
德国经济研究所先给出痛感坐标:若美国30%关税落地且欧盟不反制,2025—2028年德国GDP累计蒸发2000亿欧元;一旦欧盟对等还击,损失反而放大到2500亿。同一组数字换成欧洲央行的话说:欧元区每少向美国卖一辆车,就少拉动0.3个百分点的增长,而车恰恰占欧盟对美出口总额的15%。数字不会撒谎,德国车企股票在关税消息出来后两小时蒸发140亿欧元市值,相当于德国汽车工业全年研发预算的三分之一。
数字之外,欧盟内部正在上演一场“谁先眨眼”的内耗。德国想保汽车,法国要守农业,意大利呼吁给中小企业留活路,波兰则担心能源设备跟着躺枪。27国各唱各的调,让布鲁塞尔很难把报复清单拍在谈判桌上。更微妙的是,欧盟对美贸易顺差的大头其实集中在德国、荷兰、意大利三家,其他小国对美出口基本平衡,甚至略有逆差;他们既不想为别人的顺差挨枪,也怕自家的奶酪被顺带砸了。于是,欧盟委员会只能把“反胁迫法案”挂在嘴上,行动上却继续跟华盛顿耗时间。
特朗普(资料图)
欧洲主流舆论把特朗普的关税视为“霸凌”,但私下里,各国政府盘算的却是北约军费、乌克兰军援、能源替代这些离不开美国的关键议题。法国政府顾问私下透露:如果因为30%关税就跟美国掀桌子,下一步美军在欧洲的部署费用谁来埋单?德国总理府的简报更直白:失去美国LNG现货,德国冬季储气缺口最多可达12%,这个窟窿卡塔尔一时补不上。
安全账算完,再看市场账。欧盟对美出口一年挣2700亿欧元,其中汽车、机械、化工三大件占六成;美对欧出口只有1700亿欧元,农产品、天然气、飞机是主力。打关税战,欧盟损失的是高附加值产业,美国疼的却是农产品选票和能源利润。欧盟智库Bruegel用模型跑了一遍:如果欧盟对等加税25%,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的家庭收入将在18个月内下降4%,直接冲击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数字摊在白宫面前,特朗普团队当然知道痛点多在哪,却依旧加码,赌的就是欧洲不敢拿安全做赌注。
特朗普(资料图)
北京在旁看得明明白白。中国对美欧关税战官方回应只有一句“强征关税终将反噬自身”,行动上却在6月连续第二个月减持美债,黄金储备悄悄抬到2300吨。中国企业也没闲着,比亚迪、宁德时代在欧洲的新厂建设节奏一点没放慢,欧盟市场对中国新能源车的需求在关税阴影下反而蹿升18%。欧洲商界流传一句话:美国压价,中国给单,生意总得做下去。
欧盟不反击,不是手里没牌,而是牌面太杂:内部不抱团、安全靠美国、能源怕断供、市场还想留中国。特朗普看准了这团乱麻,才敢把关税大棒越挥越高。下一轮谈判桌上,欧洲大概率会拿出“买更多美国天然气、订更多美国武器”的老套路,换得汽车关税降几个点,然后对外宣称“捍卫了欧洲利益”。至于30%的关税会不会真在8月1日落地,白宫已经把球踢给了布鲁塞尔:要么割肉,要么掀桌——而欧盟,现在还在数刀口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