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皇帝首次公开表达废除太子胤礽的决心时,他提到,胤礽曾经对平郡王纳尔苏进行暴力行为。根据《爱新觉罗宗谱》的记载,纳尔苏的嫡福晋是通政使曹寅的女儿,这一事实引起了许多关注。
康熙在圣祖仁皇帝的实录中提到:“朕思国惟一主,允礽何得将诸王、贝勒、大臣、官员,任意凌虐、恣行捶挞。平郡王讷尔素、贝勒海善、公普奇,俱被伊殴打,大臣官员,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这段话展示了康熙对于胤礽暴力行为的愤怒,尤其是对胤礽暴力所波及到的各阶层人物的描述。
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八月,曹寅作为江宁织造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递交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康熙身边的太监梁九功曾于正月向曹寅传旨,要求曹寅的妻子带着女儿前往京城。之后,曹寅在十二月递交了另一份奏折,通报康熙,称其女儿曹氏已于11月26日与纳尔苏完婚。
纳尔苏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出生的,年仅17岁时便娶了曹氏。而曹氏的出生年份不详,但推测她与纳尔苏年龄相仿。曹寅是汉军正白旗人,而《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的记载表明,曹寅的曾祖父曹锡远为正白旗包衣。曹寅的家族虽源自满洲,但其祖父却是汉人,历史学家杜家骥指出,曹寅一家的地位特殊,属于“满洲旗分内的汉人姓氏”。
纳尔苏的家族背景较为复杂,他的高祖父多罗克勤郡王岳讬是康熙的远亲。岳讬的儿子、多罗衍禧郡王罗洛宏与康熙的外祖父佟养正为堂兄弟,而佟养性是努尔哈赤的孙女的丈夫。从这个角度来看,纳尔苏能够娶曹寅的女儿也算是幸运。
纳尔苏虽然年少继位,但年纪轻轻便表现出暴戾之气。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纳尔苏因与周围士兵的暴力冲突而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例如,他在夜间不满栅栏迟开而直接鞭打士兵,甚至将其拖至院内严刑拷打。这种行为,尤其是其对士兵的极端处罚,引发了不少不满和关注。
然而,胤礽对纳尔苏的暴行或许并非没有理由。纳尔苏当时只是一个年轻的郡王,并且在没有父母管教的情况下,所作所为难免莽撞。胤礽作为太子,年长于纳尔苏16岁,且其地位高于纳尔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胤礽的行为也许是出于对纳尔苏行为的管教之心。
尽管纳尔苏在年少时暴戾无度,但他在雍正四年(1726年)被革爵时,依然以郡王的规格举行丧礼。这与他与曹氏所生的长子福彭密切相关。福彭是纳尔苏的继承人,且康熙十分宠爱这个孩子,常常将他带在身边。福彭年少时就受到了康熙的宠爱和重视,也因此在继承父亲的爵位后,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厚待。
在雍正四年,尽管纳尔苏的王爵被撤除,但其大儿子福彭继承了王位,且继续受到皇帝的恩宠。雍正六年,福彭被任命为定边大将军,并且被安排与皇子们一同学习。乾隆皇帝回忆起他与福彭的关系时表示,两人从小一同学习,因此福彭的未来得到了特别的照顾。
不过,福彭的成长并非没有波折。他在担任大将军期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却在某些情况下暴露出其不为人知的一面。例如,福彭曾被雍正皇帝责骂,他曾为一些官员提供金钱帮助,还送过礼物给朝廷官员庆复。这一行为让福彭在雍正眼中变得并非完美无瑕,但最终他未受到严厉惩罚。
福彭继任父亲的郡王职务后,逐步发展成一个备受尊敬的人物。在乾隆皇帝的支持下,福彭得到了许多机会和荣誉。尽管他在军事方面未能显现出显著的功绩,但他作为一个“同窗好友”的地位仍然让他在朝廷中保持着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