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的北京潮湿闷热,早晨的公园里,已经有很多老人家带着小宝宝来遛弯了,一边挥着蒲扇给孩子驱赶蚊虫,一边给孩子讲湖里的大胖鱼、盛开的粉荷花、哗啦啦的小瀑布……我捧着《有时世界突然不一样》,觉得眼前所有人物景物都是这本书的美丽注脚,而书中的每幅画面,都在拥抱这不完美却值得爱的人间。
在早晨的公园里拍的视频
要介绍这本书,得从两年前说起。作为Astra国际绘本故事大赛组委会的成员,拿到评委们的评审结果时,我感到惊讶又惊喜:获得金奖的作品之一是一首童诗——《有时世界突然不一样》。
评委中有绘本作者、研究者和编辑,他们深知好的童诗对文字的凝练和意境要求有多高。它不像故事绘本那样有明确的情节推动,不像科普绘本那样包含丰富的知识,全靠遣词用句、节奏音律、情绪感受、意象寓意等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这首诗能从全球83个国家的2248份稿件中脱颖而出,足见它的优秀。
第二届Astra国际绘本故事大赛评委
不过如今的市场更喜欢“有用”的绘本,不少读者认为诗歌“艰深难懂”或是“无用的抒情”;而且诗歌绘本常常需要读者反复读、慢慢读,才能体会其美感与深意,这在快节奏消费习惯中显得很不“高效”,这些都让诗歌绘本在市场上面临着更多挑战。
因此,评委们把这首诗评为金奖,让我非常感动。他们坚信,儿童文学不是降低写作门槛的“小儿科”,而是一个可以追求艺术性、想象力、情感深度和审美自由的领域;这也是对全球创作者和出版者的一种鼓励:请做出孩子真正需要的、能丰富他们内心世界的作品,哪怕它不“实用”,不“热门”。
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做出了这本诗歌绘本《有时世界突然不一样》。
这首诗的作者是生活在云南、曾当过老师的儿童文学作家兰梦醒,她从日常的生活场景出发,用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一个充满童趣与奇幻色彩的世界。
兰梦醒,云南保山人
爱自然万物,写童话和诗
在这个世界里,岩石互相交谈着小时候的事,河流站起来在世界上到处漫步,月亮能变成有助睡眠的糖块,房子能长出翅膀去拜访老朋友;人们在这里过得很自在,活得很轻盈,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一点儿也不用赶时间……这个不一样的世界,让孩子和大人都无比神往。
为这首诗作画的是生活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艺术家阿里安娜·帕皮尼(Arianna Papini)。她用大胆又温柔的颜色,以及出人意表的构图与元素组合,画出了一个虚实结合、梦幻神奇、童趣盎然的世界。阿里安娜同时也是一位艺术治疗师,贯穿整首诗的轻松感、治愈感被她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了图画中。
阿里安娜说:“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张照片,因为它拍下了我在工作室里的样子。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装满梦想与色彩的珍贵地方。”
讲完了来龙去脉,下面说说这本书打动我,也许也能打动大家的地方吧。
行文不自说自话,出自儿童视角,面向儿童表达
这首诗读起来特别轻松、优美,文字简单又美好,没有生僻字词,没有复杂句子,孩子自己读也能懂。但细读就会发现,作者在用词、节奏和韵律上都花了很多心思,这是对孩子阅读能力和文学感受力的真正尊重。更难得的是,诗里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想象,比如岩石说话、月亮变成糖,也都源自儿童的视角,是对孩子自由想象力的珍惜和肯定。
有时,大海会突然改变颜色
变成粉色时
它爱上了晚霞
变成黄色时
它爱上了沙漠
变成绿色时
它爱上了树
变成白色时
它爱上了云和雪
它还爱上过彩虹和星空
当它变得透明
它爱上的
是风
内容不说教,给孩子提供安静、轻松的心理空间
作者在写作时没有说教,也没有刻意灌输什么道理,而是用温柔的眼光,带我们去感受自然、时间和生活的美好。对当下常常感到焦虑、压力的孩子来说,这本书像一次轻盈的心灵旅行,让人放松、释怀,爱上身边的世界。书中传递出一种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轻声提醒我们:不用躺平,也不必太卷,慢慢来,也很好。
就像深圳六年级的小学生韩方渊说的:“看了这本书,不仅仅会陶醉于诗歌、生活,也会多一分单纯,收获一阵轻松,感受到一股爱的暖流……不经意间,生活、学习的压力都一点点从脑海中走出,剩下的,是那种久违的轻松愉快。”
“你要到哪里去?”
“不知道,哪里都行!”
“我也是,就这样挺好!”
图画不拘一格,有独特艺术感染力
让人如同步入大自然的画廊
阿里安娜·帕皮尼的图画仿佛来自孩子们的梦境,却又与现实有着温柔的连接。她善于用色彩唤起情绪,用画面打动心灵。她用大片纯粹的颜色,把“时间消失了”“空气有了浮力”这些抽象概念,转化成孩子可以直接感受的视觉体验。在她的画里,岩石、河流、月亮、蜗牛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构图大胆、材质丰富,既有自然肌理,也有图案纹样。每一幅画都像一扇窗,通往那个有趣又神秘的世界,带我们进入一座自由生长的自然画廊,步步都藏着惊喜。
作者兰梦醒说:“诗一旦写出来,读者的解读也构成了诗意的一部分。假如这首诗能让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联想,那说明它的留白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我会很欣慰。”画家阿里安娜说:“这首诗内容丰富,能够容纳每个读者独一无二的故事。而这些插图仅仅是我个人故事的表达。我深知,如果有机会再次为它绘图,画面一定会有所不同,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以其无尽的魅力,让我们在每一次阅读中悄然改变。”
相信每个读到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里生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我们在书中附了一份小小的《共读手册》,里面是一些学生、老师、专家学者读完这本书的感想。他们的话也许会带给你新的视角,也许会勾起你的共鸣,但我们更希望的是,你能通过这本书,看见自己的那个“不一样的世界”。
《共读手册》附在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