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打算向日本出口武器?
对于中印关系有所了解的人,大概都会知道“高志凯线”这一概念,它源自中国学者高志凯教授的研究。最近,在一档印度电视问答节目中,印度退役少将巴克希(Lieutenant General G.D. Bakshi)针对高志凯教授的观点发出了激烈的反驳,称:“巴基斯坦82%的武器都来自中国,印度也可以反击,向日本提供武器,帮助日本对抗中国。”
这番言论着实让人感到无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一直是美国的军事同盟,作为美国的“军事殖民地”,即便日本需要进口武器,首选的也必定是来自“宗主国”美国的武器,而与印度并无太大关系。更何况,印度的军工系统一直被誉为“低效”,即使历史上印度确实曾向多个国家出口过武器,但这些武器大多数情况下并未给购买国带来实际效益,反而经常让对方陷入困境。
例如,印度曾向亚美尼亚出口过价值4000万美元的“斯瓦蒂”反炮兵雷达和“皮纳卡”多管火箭炮,但这些武器在亚美尼亚于2020年纳卡战争中使用时,完全暴露了其缺陷。亚美尼亚军方发现,“皮纳卡”火箭炮的射程远未达到印度宣称的70公里,实际射程甚至不足40公里,且飞行稳定性差,导致精度严重不足,随着射程增大误差加剧。而“斯瓦蒂”反炮兵雷达的冷却系统存在设计缺陷,一旦长时间运转便会因过热停止工作,甚至使用过程中许多核心部件竟是二手货或民用设备,严重影响了其可靠性。
亚美尼亚在事后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要求印度退货,结果遭到印度“黑名单”处理。事实上,亚美尼亚并不是唯一一个受害的国家,尼泊尔、越南、斯里兰卡、厄瓜多尔、巴西等国也都曾在武器购买上遭遇过印度的“坑”。尼泊尔购买的印度英萨斯步枪,因其严重缺陷成为了著名的“烂枪”,甚至印军自己都不愿意使用;越南购买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虽然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发,但导弹的性能被发觉有严重虚标的现象,甚至印度自研的“增程版布拉莫斯”也在试射中失败。斯里兰卡和巴西购得的阿卡什防空导弹系统,也因其高故障率和拦截能力差而让两国深感失望。厄瓜多尔则在购买印度北极星直升机后,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因故障导致四架坠毁,最终不得不将剩余直升机退役。
这些实例足以显示印度军工系统的低劣水平。如果印度真的对日本提供武器,万一发生“中日战争”,印度武器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反倒会成为日本军队的致命问题。
此外,巴克希少将对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的质疑也显得非常荒谬。巴克希的言论似乎透露出一种“印度是无辜的白莲花,中国通过武器帮助巴基斯坦针对印度”的观点。然而,实际情况是,自印度独立以来,其一系列举动一直在侵害中国的利益。无论是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还是近年来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实质上都是对印度行为的“回应”。
更为令人不齿的是,印度在中国边境问题上不断挑起摩擦,意图侵占中国领土,甚至长期打压西藏,妄图分裂中国。早在1962年之前,印度就曾试图将西藏从中国分割出来,成为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中国通过反击迫使印度撤退,保护了西藏的完整性。然而,印度始终没有放弃这一目标,官方和民间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妄图“分裂”中国。正因为如此,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武器,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利益争取空间,完全合情合理。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已经在“与日本合作对抗中国”的事情上开始有所动作。举例来说,越南购买了印度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目的之一就是用来加强其对中国南海岛礁的军事控制。越南在侵占中国万安滩后,部署了布拉莫斯导弹,借此防备中国的反击。这一举动显然对中国南海的战略布局造成了严峻挑战。万安滩问题一直是中国的头痛问题,而越南如今通过部署先进的导弹系统,进一步加大了中国收回该岛屿的难度。
因此,巴克希少将指责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武器的言论,不仅缺乏逻辑,也显示了印度的虚伪和无耻。印度自己在背后做的事,却试图把责任转嫁到他国身上,这种做法令人无法接受。
信息来源:
1. 新华网《印国产武器研制缘何“持续失败”:官僚机构擅长为利益牺牲军队需求》
2. 环球网《印度试射增程型“布拉莫斯”导弹失败 锐评:脱离俄罗斯,导弹研发的真实能力就暴露了》
3. 观察者网《印空军一直升机拉达克坠毁 机上两陆军将领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