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通讯员 贾晗
一年前,刘嘉艳是淮滨县马集中心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带着乡村教师们研究教学方案;一年后,刘嘉艳站在淮滨县实验小学的教室里,看着孩子们用树叶拼出"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意境。身份变了,环境变了,但刘嘉艳眼中那份对教育的热忱丝毫未减。当害羞的学生符相宜主动举起小手,当曾经讨厌阅读的学生蔡振达成为"故事大王",她知道,教育的魔法又一次生效了。
“教育不是灌输,是点燃火焰。”7月14日,刘嘉艳说。在她的课堂,永远充满惊喜。
清明节前夕,淮滨县实验小学一年级19班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节朗诵比赛”刚刚结束,符相宜举着自制的“诗词小卷轴”,在刘嘉艳面前不停地说:“老师,我还想再演一次小诗人!”
“这次活动从布置古风展台到设计角色扮演,孩子们全程参与,大家的积极性都特别高。”刘嘉艳说。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刘嘉艳把教室一角改造成“童话书屋”,每周五下午的“故事盲盒时间”,孩子们随机抽取老师准备的书籍,用黏土、彩笔画出心中的角色。
“刘老师会蹲下来听我讲天马行空的故事,还帮我把想法写成小诗!”蔡振达捧着自己最爱看的《父与子》,眼里闪着光。
课堂上的刘嘉艳更是“点子王”。在优质课大赛上,她带着孩子们用树叶拼贴古诗意境,用情景剧还原课文场景……这种沉浸式教学让她一举拿下语文学科一等奖。“原来语文课可以这么好玩!”陈子沐的妈妈笑着说,“孩子现在回家总拉着我们演课本剧,连成语接龙都成了家庭游戏。”
作为班主任,刘嘉艳把班级管理变成了“成长合伙人计划”。她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班级公约”,设立“小管家”轮岗制度,连教室书桌卫生都成了孩子们的“责任田”。
在她的带领下,19班荣获实验小学“优秀班集体”称号,家长群里每天都有新惊喜:“孩子主动整理书包了”“今天给我讲了班级趣事”……
“刘老师像会魔法的仙女!”孩子们的童言童语,正是对这位教育者最高的褒奖。
从乡村讲台到城区校园,刘嘉艳始终用创新与热爱,为孩子们搭建通往知识与成长的“彩虹桥”。在她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而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