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听海观潮”主题沙龙活动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来自总台“南海研究专家委员会”的中外专家,围绕南海和平与安全挑战、南海规则秩序建构、危机管控与发展机遇、信任建构与民心相通等话题展开智慧的深入交融,发出中国和东盟共同协作、妥处海上分歧、反对域外干涉的地区呼声。
南海是地区国家共同的家园,更是全球贸易与人文交流的黄金水道。南海和平稳定是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也牵动着世界经济的脉搏。在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努力下,南海的形势是稳定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得到有效保障。中方正同东盟国家加快磋商,争取尽早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构建和平、合作、友好的南海新叙事。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东盟外长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对中国和东盟的未来提出了四点建议: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典范、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典范、做开展互利共赢合作的典范、做促进包容互鉴的典范。这四个典范很好地反映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对于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景。
在本次沙龙活动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亚太安全外交研究室主任张洁认为,能在这种比较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保持南海斗而不破,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做得已经非常好。在当前这个百年变局中,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有更多的共鸣去寻求最大公约数,通过形成本地区的一套安全机制,来对冲美国现在所谓的新冷战和集团政治,这是中国的责任,也是中国智慧的体现。
张洁表示,基于机制才有战略互信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沟通和加快“南海行为准则”谈判的进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国际战略学者杨霄认为,如果南海地区稳定,那么南海地区的国家集体受益;如果南海地区混乱,南海地区的所有国家都会遭受损失。南海之所以保持整体和平稳定,离不开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典型的例子就是这次中国—东盟外长会上,中国明确提出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这对于支持东南亚地区的自主性、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做出了非常好的示范。
杨霄认为,南海保持整体和平稳定离不开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作为总台“南海研究专家委员会”的菲律宾籍专家,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对外事务主任安娜·玛琳多格-乌伊认为,目前南海面临最大的挑战主要来自域外国家对地区事务的干预,这很容易让区域内的争端变成全球性争端,很不幸菲律宾深陷“代理人”的角色中。她指出,菲律宾为“南海仲裁案”花费10亿比索,如果这笔钱能用于菲律宾的社会福利,将有更多民众从中受益。
安娜·玛琳多格-乌伊进一步表示,作为菲律宾人,她感谢中国当前依然对菲律宾保持克制,她更希望菲律宾政府积极推动和中国的双边和多边会谈,加强与中国的人文交流,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对于未来非常重要。
安娜·玛琳多格-乌伊表示,我们这个区域不需要军事存在,注重经济发展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曦笛说,“剪不断理还乱”是南海的过去。“风浪越大鱼越贵”可能是一些域外国家的心态,也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挑战。“一片冰心在玉壶”,希望这是南海的未来。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共同的传统,只要大家一起往好的方向努力,再多的干扰、干预也不会使南海问题走向不可控的方向。
陈曦笛认为,南海问题不是中国和东盟关系中最主要的部分,更不是中国和东盟关系的全部
嘉宾发言也引起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学生的互动热情。在现场提问环节,同学们从中国和东盟的区域合作成果、“南海仲裁案”带来的负面影响、海洋治理面临的挑战等角度积极发问、探讨交流。
沙龙现场,大学生们就南海问题和中外专家积极互动
本场沙龙的学术支持,是由总台研究院与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联合发起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研究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集聚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华阳海洋研究中心、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印尼-中国伙伴关系研究所等单位的二十多位涉南海研究领域的中外领军人物和专业人士,为在国际涉南海舆论场发出更多理性、公正、客观的和平之声,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