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F-35B舰载机滞留在印度,究竟是拆解还是保留?根据环球时报及其他多家媒体的报道,英国“威尔士亲王”航空母舰近日在亚太地区进行其第二次所谓的“巡航”与“展示”。然而,回顾之前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在亚太的经历并不顺利,现在同样面临出师不利的困境,凡此皆适用于两艘航空母舰。曾几何时,“伊丽莎白女王”号携带F-35B在地中海失踪,至今仍未能确认该机是否成功捞回。
这次的“威尔士亲王”号同样带着F-35B在亚太进行活动,但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印度周边进行舰载机的起降作业时,受天气复杂、燃料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最终不得不将飞机迫降于印度的一座机场。经由英国技术人员的检查,发现问题不仅仅出在天气和燃料短缺,更为严重的是液压系统发生了故障。根据美国对舰载机及其他航空武器的检修标准,相关检查需接入美国特有的网络,但印度并未具备这样的设施。因此,若进行自我检查,对故障的原因和具体部位进行探索,则显得无从下手,成为了一个盲区。
眼下,驻扎在飞机旁边的英国飞行员和整个维护团队对此束手无策。尽管航空母舰已经驶入新加坡,但舰载机仍滞留于印度,如何处理这一状况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此外,由于英印之间较为紧张的关系,印度方面的任何人皆不得靠近F-35B战斗机,这不仅是美国的立场,也是英国的态度。因此,曾几何时特朗普向印度大力推销F-35却遭拒绝,如今F-35B在印度的境遇可谓不佳。
若印度通过反向工程等技术手段对F-35B进行拆解或近距离观察,极有可能会揭示隐身材料、隐身结构及其他与隐形战斗机相关的重要元素。尤其在印度自己也致力于研发五代机的背景下,若能以F-35B的设计为基础进行仿制,显然是一条捷径。然而,尽管美国和英国表面上将印度视为盟友,但实际上,这种关系并没有真正的盟友待遇,连基础的靠近F-35B战斗机的机会都不被允许,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这也反映出盟友关系微妙如同薄冰,在最重要的航空武器领域却绝不轻易分享。
此次事件使英国面临尴尬局面,舰载机若继续处于目前的状态,既无法起飞也难以降落,若想在漫长的时间后将航空母舰重新驶回印度海域,该战机的视觉定位也变得极为复杂。目前尚不清楚液压系统或其他系统是否还存在问题,这些都依旧是谜团。因此,关于这架飞机该如何处理,现在可谓无从得知。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将其拆解,并由英美的工程师携手进行,然后通过C-17运输机运回英国,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可行的办法。
若航空母舰能够靠近印度,并在拆解后通过吊车将部件运送到航母上,这虽是个解决方案,但显然印证了此次事件的巨额失误。原本在全球展现威风凛凛,想通过美式武器装备彰显英国的实力,结果却演变成了一场令人失望的闹剧。而所谓的天气恶劣、浪涛汹涌、燃料不足等种种借口,无非是掩盖飞机本身重大缺陷的借口。
目前来看,“威尔士亲王”号所携带舰载机数量有限、且故障频发,这使得这艘航母在亚太地区的实际作用变得令人堪忧。无论如何,舰载机在印度降落并由军事人员看守的状况,折射出美国、英国与印度之间关系的微妙与复杂,绝非表面上的盟友关系能够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