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廖丹
7月3日晚间,九台农商银行(HK06122)发布公告称,中金公司将代表吉林省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金控)就收购该行所有已发行H股及内资股作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待此次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后,九台农商银行将根据上市规则申请退市。
作为东北首家农商银行,九台农商银行于2017年1月成功赴港上市,迄今已超过8年。今年3月中旬以来,该行在香港联交所停牌,至今未发布2024年度年报。
据披露,此次H股要约价为0.7港元/股,内资股要约价为0.63元/股,若要约获全数接纳,吉林金控根据要约应付的总现金代价将约为6.77亿港元及人民币25.88亿元。
要约达成后将申请退市
7月3日晚,九台农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吉林金控作为要约人,与该行联合宣布,中金公司将代表吉林金控就收购该行所有已发行H股作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H股要约价为每股H股0.70港元,以及吉林金控将就收购该行所有已发行内资股作出自愿有条件全面现金要约,内资股要约价为每股人民币0.63元。
九台农商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待H股要约成为无条件(其中包括股东于临时股东大会上批准退市及独立H股股东于H股类别股东大会上批准退市)后,该行将根据上市规则第6.12条申请退市。
据披露,九台农商银行已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旨在就要约是否公平合理及应否接纳要约,以及退市是否公平合理及其投票表决向股东提供推荐意见。同时,该行聘请了独立财务顾问,以就要约及退市向独立董事委员会提供意见。
假设此次要约获全数接纳,吉林金控需支付的总现金代价将超过人民币30亿元。其中,H股要约部分需支付6.7655亿港元,内资股要约部分需支付人民币25.8784亿元。
九台农商银行的H股已自2025年3月12日上午9时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该行在公告中表示,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为止。
公开资料显示,九台农商银行前身是九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8年12月,正式改制为东北首家农商银行。2017年1月12日,九台农商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继重庆农商银行后全国第二家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农商银行。彼时H股上市,该行共发售6.6亿股,最终发售股份定价为4.56港元,募集资金约30.1亿港元。
经过多年发展,九台农商银行形成了以长春市九台区为基础,长春市为核心,覆盖吉林省并通过下属域外村镇银行向省外区域延伸的业务网络。截至2023年年末,该行集团资产总额2697.75亿元,各项存款2366.54亿元,各项贷款及垫款1781.11亿元,在长春市九台区存贷款市场份额(母行口径)分别为49.24%和32.85%,均排名第一位。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中,该行位列第472位。
要约人吉林金控则于2015年2月16日注册成立,是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金融投资企业。吉林金控受吉林省政府委托管理整合金融国有资产,承担着推动建设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壮大地方国有金融资本、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功能与职责。
2024年5月,吉林金控收到吉林省人民政府相关批复,同意吉林金控改革方案,依托吉林金控,布局“债权”板块。一是有序划入相关金融企业股权,二是组建省信用增信公司。深化改革及资产重组后,吉林金控实缴注册资本将达到500亿元,资产规模约1.3万亿元。
上市地位难以支撑融资需求
上市八年,如今却要退市,原因是什么?
九台农商银行在“进行要约的理由及裨益”中提到了股价下跌和成交低迷。
九台农商银行表示,其H股于2025年暂停买卖前的46个交易日内一直处于0.33港元至0.50港元的价格范围内。自2025年1月2日至3月11日,恒生指数(HSI.HI)上升21.19%,恒生内地银行指数(HSMBI.HI)上升14.59%。但同期该行股价下跌,累计跌幅为6.82%,其平均每日成交量仅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0.13%,反映出投资者信心下降。
从另一项数据看,其H股于截至最后交易日(包括该日)的90个交易日、180个交易日及360个交易日内的平均每日H股成交量仅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约0.08%、0.04%及0.02%。
“因此,本行从股权市场有效集资的能力极为有限,目前的上市地位不再为本行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融资渠道。”九台农商银行表示,要约实施后,H股将从联交所退市,有利于节省与合规事务及维持上市地位相关的成本,并为业务调整留出空间。
此外,九台农商银行提到,近年来,该行的财务表现及状况每况愈下,鉴于经营环境充满挑战,因此若能视实际情况所需,对其业务、架构或方向进行策略性调整,将更有利于该行的发展。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九台农商银行前三季净亏损超过8500万元。2025年3月12日起,九台农商银行H股在联交所停牌,该行随后向外界宣布其2024年业绩发布延期,迄今未发布2024年度年报。
此次发布要约收购公告的同时,九台农商银行还发布了一份盈利预警公告。公告显示,根据董事会当前可得资料,预期该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净亏损为17亿元至19亿元之间。不过,相关资料尚未经该行独立核数师审核,可能于进一步审核时作出调整。该行正在进一步向核数师提供相关资料,以配合核数师推进2024年度业绩的审核工作。
对于亏损的原因,九台农商银行在公告中作出说明,主要原因为该集团积极响应政策导向,主动实施减费让利措施支持实体经济以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导致报告期内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同时,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部分行业及客户持续承压,该集团通过实施更严格审慎的资产风险分类,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相应加大拨备计提增强风险抵抗能力所致。九台农商银行表示,该行将充分把握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机遇,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
对于退市后的下一步计划,九台农商银行公告显示,要约实施后,吉林金控目前无意将股份于其他市场上市。考虑到九台农商银行为一家主要在吉林省经营的地区性农村商业银行,退市后该行将继续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聚焦主责主业。
港股上市中小银行发展分化
据统计,截至目前,包括九台农商银行在内,从内地赴港上市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共有20家。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徽商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已迈上2万亿元台阶,资产规模最小的是2025年初刚刚挂牌的宜宾银行,2024年末总资产为1092亿元。
整体来看,20家在港上市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呈现出明显的发展分化态势。
从业绩表现来看,除暂未披露具体业绩情况的九台农商银行外,其余19家银行中,有12家银行在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双升”,而有5家银行则出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
从股价表现来看,Choice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截至7月3日,共有17家银行的股价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占比超八成。其中,青岛银行、重庆农商行、重庆银行、天津银行以及徽商银行的H股股价年内涨幅均超过40%,表现尤为突出。
实际上,九台农商银行并非首家从港退市的内地中小银行。2024年1月26日,锦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辽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金控)对该行提出全面要约收购,交易顺利完成并经股东大会批准后,将申请退市。
经监管部门同意,辽宁金控获批收购锦州银行不超过60.34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不超过49.81%。要约收购达成后,2024年4月15日下午4时起,锦州银行从香港联交所正式退市,结束了八年的香港资本市场之旅。退市时,其H股股价为1.38港元/股,与上市首日4.67港元/股的开盘价已不可同日而语。
“中小银行在香港上市的适配性并不是很强,特别是对于一些城商行、农商行而言。”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如是指出。
他分析称,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港股估值较低,流动性较弱,对于商业银行通过再融资补充资本助力不大;其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经营区域受到监管限制,无海外业务布局,国际投资者认可度较弱,港股上市地位对中小银行的发展战略助力不大。
在杨海平看来,后续港股IPO对于中小银行的吸引力将进一步下降,拟上市中小银行可能会进一步聚焦区域市场,通过优化治理结构,强化数字赋能,完善风控体系,积极打造核心竞争力,并在A股IPO常态化之后,寻求A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