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外媒,包括“亚洲防卫安全”报道,伊朗正有可能向中国采购歼-10C的外贸版本战机,以缓解其空军实力长期不足的困境。报道称,歼-10CE是一款功能强大的4.5代多用途战机,因在近期印巴空战中成功击落三架印度“阵风”战机而名声大振,被誉为“阵风杀手”。若伊朗能够获得这款战机,有望重新塑造中东地区的空中力量平衡,带来深远影响。
关于采购数量,外媒透露,伊朗初步计划采购10至36架歼-10CE,用以组建1至3个飞行中队,采购还包括弹药配备和飞行员培训,整体单价约为9000万美元。美英智库分析指出,伊朗现有空军力量极为薄弱,几乎没有合格的现代战机,现役的F-14“鬼怪”战机多数是半个世纪前由美国出口给巴列维王朝的老旧机型,且曾被伊朗空军自身严重损毁。若想打造一支具备现代战力的空军,伊朗至少需要400架先进主力战机,差距显而易见。
据称,伊朗防长纳西尔扎德此次访华,不仅是参加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更有重要目的在于与中国官员商讨采购歼-10CE等相关事宜。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外媒报道热烈,至今中伊双方官方都未正式确认德黑兰购买歼-10CE的消息。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消息毫无根据,结合当前地区形势和伊朗迫切需求,向中国“紧急采购”歼-10CE的可能性确实存在。
首先,在刚刚结束的伊朗与以色列冲突中,虽然伊朗依靠地区大国的综合实力,以持久战“笑到最后”,并未放弃核能力,保住了珍贵核材料,但由于缺乏先进防空系统和现代化空军,其战术表现受限,遭受以色列空军严重打击。例如,伊朗革命卫队的高级指挥官几乎一夜之间被以色列空军摧毁;开战不到三天,以色列就完全掌控了伊朗首都的制空权。这些事实凸显了伊朗急需强大空军力量的现实需求。
其次,虽然伊以冲突暂时告一段落,但随时可能爆发新一轮战斗,伊朗面临的安全威胁远未解除。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双方虽签署了“分阶段全面停火协议”,但伊朗拒绝放弃核能力,特朗普又放话可能重新对伊朗发动空袭。在这种情况下,伊朗主动向中国采购“自卫武器”,从战略上看非常合理,虽然无法立即参与近期冲突,却极大提升了未来防御能力。
最关键的是,伊朗对俄罗斯军火供应开始失去耐心。此前伊朗曾订购苏-35战机,但因种种原因迄今未收到任何一架,等待无果的伊朗难以无限期拖延。面对这种局面,能提供现代武器的选择几乎只剩中国,这使得中国成为伊朗武器采购的首选对象。
综合来看,伊朗四面受敌、局势紧张,传出采购歼-10CE的消息极具逻辑和现实基础。对此,中国网友普遍表达支持态度,乐见双方合作。但岛内国际问题专家郭正亮则指出,伊朗信用不稳定,与印度类似,国防部也未必能拿出足够石油“以物易物”。伊朗存在“两套军制”现象,重要资源如石油和导弹掌控在革命卫队手中,国防部拿出资金的能力有限。
郭正亮建议,中国若向伊朗出口歼-10CE,务必采取“现金交易”的方式,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否则难以确保尾款到账。实事求是看,伊朗内部存在亲西方派与强硬派的权力斗争,导致政策摇摆不定。例如,伊朗把靠近瓜达尔港的恰巴哈尔港交给印度管理,表现出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的策略,而印度本身则被视为美国的“非西方盟友”。
因此,从现实角度看,虽然地缘政治上中国确实需要伊朗,但与伊朗合作必须谨慎,避免成为“冤大头”。一旦打开先例却无法满足其后续需求,可能招致抱怨和纠纷,反而对中伊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