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正式落地金山,天工路项目(亭卫公路-规划金灿路)因选址冲突迁移。面对路网重构,群众有疑虑、有不舍,但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发展面前,政府有为,村民有义,金山正在走出一条“双向奔赴”的路。
6月26日,记者来到金山区金舸路附近的公交站台,恰逢村民吴阿姨准备乘坐1652路前往金山园区站,她说:“以前走天工路很快,现在新路线绕了点远路,但听说要建大厂,我们老百姓也能理解。现在发展要紧,路换了,换来的是更多工厂、更多工作机会。”
吴阿姨的感受并非个例。在亭卫公路的另一处公交站,记者遇到了正在候车的张先生。他表示,线路调整后,出门确实要多花五六分钟,但已经逐渐习惯。“我儿子现在也在上海湾区高新区那边上班,工厂多了,对年轻人是好事。”
据了解,原先1652路、亭卫专线等公交线路可通过天工路直达金山园区站。而今,这段熟悉的老路已被围挡封闭,平整后的路基已为未来厂房让出空间。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金灿路。
这段路的“退场”背后,是审慎与权衡。据新金山发展公司规划建设部经理谢松松介绍,在选址规划阶段,相关单位曾多次尝试优化路线,试图保留天工路通行功能,但由于高端制造企业对场地布局有严苛的技术标准,最终只能做出迁移的决策。
“2024年12月完成了整体规划调整,随后我们同步推进天工路部分路段废除的行政审批。”谢松松表示,“这个过程中,市交通委、区交通委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审批流程在2025年2月10日顺利完成。”
路可以改,服务不能断。为保障周边居民通行不受影响,上海湾区高新区在天工路封闭后快速启动金灿路建设,并同步调整公交线路。虽然新线路比原线延长了约两公里,但通过交通组织优化,整体通行效率基本保持稳定。
“我们原来是从亭卫公路通过天工路直接到金山园区站,现在通过新建的金灿路实现绕行,公交车辆走得远了一点,但通过区交通委优化交通组织,公交运行效率得到了保障。”谢松松介绍。
城市建设往往伴随着路径改变。道路重构,不只是物理层面的通行调整,更是社会共识的磨合与更新。从村民的体谅与配合,到各部门的统筹推进,再到企业的稳步入驻,这条看似平凡的“迁路”之旅,实际是一次发展逻辑与民生温度的交汇。
在接受采访时,张先生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你说,老百姓谁不想路方便点?但人要往长远看,我们都希望金山能发展得更好。”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