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中,东北解放军的名称一直很特别,起初叫“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来又叫“东北民主联军”,到1948年1月1日才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
为什么东北解放军起初的两个名字为何很特别,甚至念起来拗口呢?
其实,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大有关系。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抢占东北,华北和山东的八路军、新四军奉党中央之命挺进东北。但是,他们进入东北是“不合法”的。
因为,苏联和蒋介石政府有条约,东北只能交给蒋介石,八路军、新四军不被苏军允许公开活动,于是只好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
1946年1月,国共经过谈判,签署了停战协定,召开新政协会议,准备和平建国。中央,中共在东北的部队也为蒋介石所承认,为了适应新的和平民主的新阶段,这支部队于是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即“民主”“联合”——这个名称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
但是,当年6月蒋介石就撕毁了停战协定,全面内战爆发,关外也开始了大战。
经过一年多的作战,东北蒋军完全处于劣势,被东北民主联军分割包围在沈阳、长春等大城市中。全国解放战争也进入了进攻阶段。东北民主联军发展到了27万余人。为此,1947年11月23日,林罗致电中央军委,建议取消东北民主联军番号,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他们说:
“李济深所组织的军队亦称民主联军,为了使我党所领导的武装的名义,不与别党武装的名义混淆,和使我党所领导的武装有统一的名义,我们建议将东北民主联军的名称取消,而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如中央同意,即请中央发布党内外的通知,我们拟待接到中央同意的指示后,即将总司令部和总司令的名义取消,而改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与司令员的名义。”
11月25日,毛泽东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致电东北局,林罗并告中央工委、中央后委、各中央局、各军区、各野战军首长:中央和军委赞同林、罗这一提议,“望即由东北民主联军经新华社发表通电,声明该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为中华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人民民主而奋斗的东北人民军队,兹为与全国人民解放军的称号取得一致,特向全国人民及各地解放军宣布,自某月某日起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改称司令员。你们照此办理即可,中央不需对外发表公告。”
11月29日,东北局致电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请示将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改为东北人民解放军总指挥部,总司令改为总指
挥。电文称,东北民主联军改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后,为区别东北全军的司令部、政治部与所属各纵司令部、政治部,以称“东总”为好。12月3日,毛泽东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就此答复说:
“现时关内各解放区均分前后方,前方以野战军司令员、政委统率野战兵团,后方以甲级军区(又称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统率地方兵团及乙级军区(又称小军区)及军分区,并管理本区范围内的动员、训练、兵工生产与负责供给前方。两者的司令员或政委,依各区情形,有兼的有不兼的。两者隶属关系,一般的是野战军与军区,均直受军委指挥,但在行政上则野战军属于军区。此制在自卫战争中,行之颇称便利,对于今后野战军愈向新区行动和发展,愈需要有此区分。东北野战军今后作战任务扩大,主力将逐步南进,东北甲级军区亦应及时成立,同时并指挥冀察热辽甲级军区。”
12月31日17时,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给所属发出通令: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于1日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其简称‘东总’亦改为‘东司’。”
就这样,从1948年1月1日起,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东北民主联军也叫东北人民解放军了。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东北解放军的这一段历史。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友情提示:该书已出现低价盗版,请到正规渠道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