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晚,顺德新世界酒店发布暂停营业公告,这一消息迅速引发本地市民热议。这座自1998年开业、陪伴顺德人27载的城市地标,将于6月10日起正式暂停营业。
与此同时,新世界中心商场也宣布了焕新改造计划。作为曾经的“顶流”,这两个地标的现状不仅是单一商圈的兴衰缩影,更折射出传统商圈在商业加速迭代的浪潮中亟待破解的生存命题。
顺德新世界酒店。蒋晓敏 摄
开业27年,曾是“顶流”地标
新世界酒店由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创办人是顺德乡亲郑裕彤博士。作为顺德早期高端酒店的代表,新世界酒店区位优势独特,毗邻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百年历史的西山古庙,步行可达华盖路商业步行街等文旅地标,曾是海内外游客下榻顺德的优选之地。开业27年来,酒店不仅见证了城市商业中心的繁华更迭,更成为许多市民举办婚宴、商务宴请的首选场所,不少顺德人记忆里的重要时刻都在此定格。
公开资料显示,新世界酒店拥有177间客房和套房,曾于2007年进行重新装修。而停业公告则显示,酒店将于6月9日24时起停止办理入住手续,6月10日起餐厅停止接待用餐。
停业公告。
对于酒店暂停营业的具体原因,南方+记者咨询了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停业是为了升级改造,但是重新开业的具体时间暂不清楚。
“幼儿园毕业典礼就在新世界吃的自助餐,充满了回忆”“结婚的时候在那里摆的酒席”“这是我工作了两年的地方,也是进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消息传出后,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怀旧留言,网友纷纷表达不舍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郑裕彤的孙女郑志雯曾经在2021年撰文回忆祖父建设新世界酒店的事迹。她写道:“祖父情系家乡,经常带着我们一起回到顺德,看看能为家乡做点什么。1998年,他回到顺德,盖起了顺德当时最高端的新世界酒店。屹立在顺德市中心的新世界酒店外观与内饰都散发着浓厚的香港味道,酒店内的员工也都穿着港式制服,一度成为了当时顺德人们心中对时髦的记忆。直到20年后的今天,酒店内依然保持着爷爷喜欢的传统风格,大堂的云石地板,鎏金墙柱,天花吊顶还有酒店外的一排椰子树与红砖墙。当你推开酒店的大门,仿佛能一秒穿越回20年前的香港。”
5月24日上午,南方+记者实地走访新世界酒店看到,尽管停业公告已发布,酒店大堂仍有不少客人在办理入住手续。其中既有回顺德探亲的港澳乡亲,也有背着背包的年轻游客。“酒店虽然有点旧,但交通确实方便,楼下就有直达香港的巴士站,我们回来探亲都习惯住这儿。”谢先生说,希望酒店在升级改造后能以全新面貌回归,既保留便利的交通优势,也让住宿环境得到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新世界酒店一楼设立多年的永东巴士直达香港乘车点将不受停业影响。据工作人员透露,该站点将继续为旅客提供服务,未来市民仍可在此搭乘跨境巴士往返粤港两地。
“贴身肉搏”,商圈竞争白热化
新世界酒店的停业升级,也是顺德中心城区商业生态剧烈变革的缩影。
作为与新世界酒店同期崛起的商业配套,1999年开业的新世界中心商场曾凭借“顺德首座港式购物中心”的优势,成为顺德年轻人的潮流“地标”。
但随着大信新都汇、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顺德万象汇等新兴商业体相继崛起,这座传统商场的短板逐渐显现:传统零售占比过高,体验业态不足、单层面积不足、停车场容量有限等问题,使其在体验式商业浪潮中逐渐失去竞争力。
24日上午,记者走访新世界中心商场发现,即便正值传统消费高峰时段,场内人流仍显稀疏,不少服饰、美妆等店铺闭店未开门。
新世界中心商场正在焕新改造。蒋晓敏 摄
记者获悉,商场今年将以“未来感×烟火气”为核心理念启动焕新计划,同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名称,旨在通过空间重构、品牌升级、场景创新,打造主题街区、艺术展厅、社交聚场,引入传统IP、生活方式集合店,融合传统民俗文化,重塑消费体验。
激发消费潜能是顺德今年做大做强经济增量的首要任务。顺德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新载体,推动华润万象汇开业,加快山姆会员店建设,发展高端高质商业。
如今,万象汇已经开业,“五一”期间吸引了百万客流。但总体而言,老城区商业能级衰退与新城区辐射不足并存、商业布局缺乏跨区域协同、业态同质化严重、运营模式滞后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顺德消费升级的核心瓶颈。
比如,随着万象汇开业,这片1公里半径内将密集排布万象汇、印象城、顺融城三大商业综合体,未来还有山姆会员店、宏昊商业综合体项目等入局。
这种格局既为消费者带来“步行即达”的便利,也让商场运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客群重叠度和业态同质化居高不下时,差异化定位已非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在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商场留客已不是简单的促销或活动,而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
去年1月,顺德首家万达广场被美的置业接手,正式更名为悦然广场。相关负责人透露,接手时,万达广场的空铺率近50%。如今一年半过去,尽管引进了新超市和不少餐饮店,策划了多场活动,但该商场仍存在人气不足的问题。
大良悦然广场日常人流较为稀少。蒋晓敏 摄
事实上,顺德本土商业运营,许多仍然采用“租赁为主”的粗放模式,导致商场在会员体系搭建、主题活动策划、数字化服务等精细化维度落后于一线城市。
以距离悦然广场不远的嘉信城市广场为例,开业至今20年,因开发商破产清算,现寻找意向投资人。目前,商场虽然正常营业,但多个大面积商铺已经空置许久。
如何突围?TOD站城一体化模式或许是破题关键。比如,正在建设的大良钟楼站TOD项目,将打造成“地铁枢纽+城市客厅+中央公园+地下商业”一体化的多维度复合空间,以地铁为关键触媒,赋能活化周边岭南文旅资源,以站城融合焕新城市空间,实现城市能级大幅跃升。
从长期以服务本地居民为主,到打造区域级消费IP吸引外来客群,这也是顺德商圈从“县域商业”向“都市商业”转型的必答题。如何将“制造业强区”与“美食之都”的双重基因,转化为都市商业的核心竞争力,顺德仍大有文章可做。
采写:南方+记者 蒋晓敏
【作者】 蒋晓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