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长期国债市场正遭遇一轮猛烈抛售,华尔街密切关注一种潜在的救市方案:日本政府或要求国有机构大举买入本国国债,而资金来源,可能是抛售手中的美国国债。
本周,20年期日本国债拍卖遭遇冷场,收益率飙升,重创长期债券。其中,4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3.7%,自4月以来已上升整整1个百分点。对于久期接近20年的债券,短短几周内投资者损失接近20%。
巴克莱全球研究主席Ajay Rajadhyaksh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这种抛售潮持续,日本政府可能不得不动用国有实体来支撑国债市场。
Rajadhyaksha提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可能路径:像日本邮政、政府养老投资基金(GPIF)等关键机构可能会被“悄悄通知”,需加大国债购买力度。他表示:“如果真有需要,最快的做法就是告诉日本邮政:‘你们得立刻买入5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
但这个方案并非没有代价:为筹措购买日债的资金,这些机构很可能抛售海外资产,首当其冲的便是美国国债——这是日本投资者持有最多的外国债券。
日本债市崩盘“幕后推手”
Rajadhyaksha在《金融时报》的评论文章中直言日本债券市场“正陷入困境”,他指出导致日本债市崩溃的几个关键因素:
通胀持续高于2%:日本通胀率目前为3.6%,过去三年一直高于2%,这意味着3.15%的30年期债券收益率实际上是负实际利率。
传统买家退场:日本保险公司几乎已停止购买超长期债券,以满足最近引入的经济偿付能力比率要求。
财政担忧不断加剧:美国正在敦促日本将国防支出提高到GDP的3%(目前为1.6%)。执政联盟正在考虑追加预算,而反对派则在推动降低消费税。
日本央行开始量化紧缩:央行仍然持有惊人的50%以上的日本政府债券。但随着通缩时代结束,央行已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允许现有债券持有量逐步释放到市场中。
而日本债市的动荡已经开始影响全球市场。自周二以来,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上升近20个基点,达到2008年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5%。
“久期在发达经济体之间是可替代的。如果投资者看到日本国债或英国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他们会急于在类似债券市场中出售久期敞口。发生在日本的事情不会仅限于日本,”Rajadhyaksha警告道。
日本有哪些“救市方案”?
Rajadhyaksha在《金融时报》文章中分析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日本央行可以更快速地提高利率。但上次会议上央行的态度出人意料地更为鸽派,下次会议要等到6月中旬。
Rajadhyaksha认为,日本政策制定者通常不倾向于在会议之间采取行动,除非未来几周经济数据显著疲软,否则收益率上升可能会持续。
在市场急需指引之际,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对国债收益率飙升保持沉默。据报道,植田和男周四在加拿大班夫参加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后表示:“我不想评论债券收益率短期走势的具体细节,但我当然会继续密切关注。”
另一种方案是,财政部可以减少发行长期债券,增加短期债券的发行量,以缓解长期利率压力。但财政部在4月已经这样做了,却没有成功,而且也不愿采取计划外行动。
因此,通过日本政府“指导”国有机构买债可能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
Rajadhyaksha承认,日本财务省以这种方式影响准政府机构的投资决策,在政治上将是困难的。但考虑到日本央行不太可能在其预定的决策日期之间改变其政策,因此对于希望控制市场走势的官员来说,这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不过,即使日本邮政等机构真的介入购买,Rajadhyaksha也坦承这只是临时解决方案,他表示:“如果你想根据通胀现状或日本财政状况为30年期债券应该保持在目前水平而不是高出50个基点找出基本面理由,我无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