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江为何招安?
《水浒传》中的宋江为何会选择招安?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梁山兄弟们的未来,似乎是为了大伙着想,但事实上,他的真正动机却藏在背后:追求荣华富贵。无论他怎样巧言令色,最终的核心驱动力就是这个。
梁山好汉之所以纷纷接受宋江为首领,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原因。想想看,跟着一个没有眼光、没有胸怀、没有实力的“三无老大”王伦,既没有未来,也没有安全感。而跟着晁盖,虽能享受“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的乐趣,然而,温饱解决了,生活中更深层的需求仍然没有着落。比如说,老婆孩子怎么办?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江湖好汉是铁骨铮铮、与女人无缘的,但事实却是,宋江的行为暴露了真实的情况。宋江把花荣的妹妹嫁给了秦明,这样秦明便认了他为大哥;史进与李瑞兰有着深厚的感情,武松也因听说张都监要把玉兰嫁给他而喜形于色。而宋江自己也不是个例,外面养了阎婆惜等女人。相反,晁盖并没有能力解决这类问题。
因此,当宋江提出“招安”的口号时,他实际上为梁山好汉们指引了一个生存和生活的方向。当安全和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到生活中其他的事,尤其是对家庭、妻子、孩子的关切。对于像鲁智深这种无欲无求、李逵这种性格偏激的少数人而言,这样的考虑或许不重要,但对于大多数梁山好汉来说,生活上的稳定和保障才是最为迫切的需求。
正因如此,宋江的招安可以说是非常合理的,甚至可以视为唯一的选择。然而现实却残酷,宋江的招安策略也受到了普遍的鄙视。大家普遍认为他是在将梁山好汉送入了深渊,一个征讨方腊之后,梁山的108将损失惨重,结局悲凉。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事情就变得并不那么单纯。
如果我们仔细对比《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招安,情况会变得更加明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字。
二、孙悟空为何“招安”?
孙悟空接受过招安吗?当然有,而且还是两次。第一次是被玉帝忽悠去当“弼马温”,第二次是在他重返天庭时,被封为“齐天大圣”。至于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唐僧将他救出去取经,那并不算是招安,更像是一次改造或历练。
既然孙悟空经历过招安,就自然要提到他曾经“反叛”的故事,那么孙悟空为何要造反?《西游记》中描述得很清楚,孙悟空造反的根源就是他被锁进了地府。换句话说,他被剥夺了自己的生命和自由,这引发了他对不公的强烈反抗。在地府,他肆意破坏生死簿,把自己的名字删去后,还连带着将许多猴子的名字也一并勾掉。正是这种义气和对同伴的关怀,才使得花果山的群猴们死心塌地跟着他一起反抗。这与《水浒传》中宋江的“义气”相比,不禁让人感叹,孙悟空才是真正的大哥,而宋江不过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假好汉。
孙悟空的大闹阎罗殿,直接引起了玉帝的愤怒,派天兵围剿。于是,孙悟空便以花果山为根据地,展开了反抗。最后,玉帝无奈听从了太白金星的建议,向孙悟空展开了第一次招安,封他为“弼马温”。然而,孙悟空对这个职位不屑一顾,决定再次反抗,最终玉帝不得不再次出手,给出了更加丰厚的条件:封他为“齐天大圣”,并让他管理天庭的重要机构——蟠桃园。
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玉帝的招安不仅是出于无奈,更是显得诚意十足。他不仅封了“齐天大圣”这一高位,还为孙悟空提供了管理蟠桃园的职责,足见其对孙悟空的重视。相比之下,宋江的招安待遇就显得不值一提。梁山好汉招安后,被限制在陈桥驿,不仅没有任何自由,甚至还遭遇了“杀不尽的贼”这种侮辱,而宋江对这种羞辱毫无反应,反而还去讨好那些施恩的人。
若是宋江的招安也能得到像孙悟空那样的待遇,可能就没有那么多鄙视声了。虽然两者的处境看似不同,但实际上它们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尊严。
三、答案只有两个字
为什么孙悟空的招安被大家接受,而宋江的招安却遭到鄙视?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两个字——尊严。宋江的招安,简直是“无节操的跪舔”。比如第一次接到圣旨时,宋江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愤怒,而是低头向陈太尉道歉,甚至还为此讨好李师师,而李师师在《水浒传》中的形象并不高尚,她是个风尘女子。为了招安,宋江不仅甘愿低三下四,甚至让梁山的好汉们也陷入了这种羞辱之中。与之相比,孙悟空虽然是一个石猴,但他始终保持着尊严。在被天庭忽视后,他大闹蟠桃宴,直接反叛天庭,以此捍卫自己的尊严。
这种对比,让我们明白了“尊严”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尊严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无价的。一旦失去了尊严,即便拥有权势和地位,也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而如果一个人敢于坚持自己的尊严,即便是处于弱势,也能赢得他人的敬重。这正是为什么孙悟空的招安能被接受,而宋江的招安却遭到广泛鄙视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