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小国最重要的生存法则是什么,一句话就足以形容,那就是“站队”。实际上只要站队站的好,那么这个小国在很多时候都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取得超过自己本国预期的发展空间。
最近有一个国家就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这一点,不仅超出了国际社会的预料之外,甚至让一直将它视为同盟的美国,都有点“暴跳如雷”了。这个国家就是新西兰,更让人感觉耐人寻味的是,新西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还算是个“反华国家”的代表。那么这次为什么它又选择跟中国讲和,转而站在中国这一边呢?
其实一直以来,新西兰的对华政策都算是比较激进的,比如它一直都是“五眼同盟”的一部分,而且还在其中扮演一个积极主张对华遏制,并且激进对抗的角色。同样作为旅游国家,新西兰长久以来都不打算对中国采取免签,要知道中国游客给世界不少国家都带来了庞大的收益,可是到了新西兰身上,却连想要迎合中国游客的心理都不存在,等于是“赚你的钱还要骂你”,吃相可以说极度难看了。
然而就这么一个看上去极其桀骜不驯的新西兰,在特朗普对全世界加征关税的大棒下,也不得不低头,毕竟对于特朗普来说,他嘴上虽然说着要重点遏制中国,迫使制造业回流到美国,但他的手段绝不仅仅针对于中国,实际上特朗普是继承了美国上个世纪以来的“孤立主义思想”,准备跟全世界脱钩。
这个“孤立主义”,说到底也是美国人内心的一种傲慢情绪,因为美国人立国的时候,内心就有一种“昭昭天命”的思维,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优越的国家和民族,对于其他国家有一种天然的统治权,所以说即使不跟其他国家有所往来,美国也可以长久而繁荣的发展下去。
新西兰这个小国就更加不被美国放在眼里了,当然新西兰本身一直以来都是美国的盟友,所以美国对新西兰的关税也是相对最低的,只有10%,可也架不住新西兰的经济高度依赖外在的环境。10%的关税,已经可以对新西兰的旅游业造成最致命的打击了。
于是以新西兰奥克兰市的市长韦恩为代表,他主动要求新西兰国家政府与中国实行免签的政策,以此来刺激中国游客继续前往新西兰旅游,给新西兰带来足够的收益,这个行为很识时务,但也从侧面反映出来在特朗普的关税战下,即使是最为反华的那批顽固国家,也要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出路了。
新西兰就是个例子,小国一方面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另一方面也有足够辗转腾挪的空间:到底要选择跟谁联合?或者要怎么样去决定自己国家未来的命运,其实都是一瞬间的事情,选择对了,未来道路宽阔,选择错了,未来就很可能跌入深渊。
新西兰做出了选择,那么其他国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