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关税谈判结束后,美国对我们的关税维持在 30%,我们对美国的关税是 10%。于是很多人问:为什么美国对我们的关税比我们对美国的更高,我们却称谈判赢了?难道这又是 “精神胜利法” 或 “阿 Q 精神”?现在很多人一听到 “中国赢了” 就特别反感。但我要说,我们这次确实赢了。如果你心里不舒服,那是你的事,但为什么说我们赢了?我来好好分析一下,看看是否有道理,若觉得没道理,再来讨论。
首先,看看之前的情况:特朗普曾把对我们的关税加到 145%,我们则回应加到 120%,双方一直是 “他加多少,我们加多少”。而这次,双方同步降幅相同,之前降幅都超过 100%,幅度一致。降完后美国对我们 30%,我们对美国 10%,让步幅度相同,这说明谈判是成功的。
其次,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让美国把关税降到和我们一样的 10%?这涉及中美博弈的核心。很多人认为中美必须 “你死我活”,中国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但中国从来不想成为 “过去的美国”。我们希望构建多元、多极世界,由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韩国等多方力量共同博弈,形成平衡状态,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从不谋求称霸,只有美国想称霸。
另外,中美经济联系千丝万缕。中美每年直接和间接的进出口影响约 4 万亿元,若美国经济崩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国也会深受影响 —— 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国,若美国人不消费,中国商品卖给谁?所以,中国不希望美国崩盘,这也是我们愿意让美国多收 20 个点关税的原因。美国目前政府赤字严重,36 万亿美元美债压身,去年赤字更是历史第三高。我们帮助美国解决赤字和债务问题,对双方都有好处:美国对内减税能激活经济、刺激消费,进而增加从中国的进口,这对中国出口有利;而美国对内减税导致的赤字,需要通过对外加征关税弥补,不仅针对中国,也针对其他国家(如英国被加征 10% 关税),本质上是全世界一起帮美国 “化债”—— 谁让美国仍是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倒下对全世界都不利,包括日本、韩国等未来可能接受更高关税的国家。
有人说特朗普耍了 “先加高关税再让步” 的谈判技巧,确实如此,但中国也有底牌:针对美国 20% 的 “芬太尼关税”,我们的反制措施在谈判中并未取消,且我们还有很多非关税反制手段保留着。因此,目前双方基本处于对等状态,这次谈判绝对是胜利的。
中美谈判从来不是以 “搞垮对方” 为目的,美国对我们发起贸易战也不是想 “一把摁倒中国”—— 中国倒下,美国也会失去巨大的消费市场和供应链。加州州长曾说,他家孙子的玩具都是中国生产的;没有中国,美国农场主的大豆、能源卖给谁?美国的生活用品、手机电脑又从哪来?双方体量庞大,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合作与博弈并存将是中美关系的常态。未来十年、二十年,中美关系都会在这种 “边合作边博弈” 的状态中前行,而非 “你死我活” 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