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就仿佛一道围墙,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也有说不出的苦,教师编制也是其中之一,可令不少人感到困惑的是:学校里面的老师总是抱怨缺人,一个人要教好几个班级累到崩溃,可为何这样,教师编制还是没有扩招呢?
不少准备考教师编的师范生非常不解,这学校里面究竟是缺人还是不缺人啊?这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也存在着合理的解释,学校里面缺的不是人,缺的是能上课的老师。
"学校缺老师!"这句话几乎成了不少校长们的口头禅,就连有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校长也是一门心思的想给自己的学校多挖来几个老师,可当领导拿来花名册的时候彻底懵了——700个学生配98名教师,还缺人?
"您好,我们学校太缺老师了,能不能再多调几名老师过来?"面对校长的请求,区领导翻开教师花名册,表情从疑惑变为震惊。700个学生配98名教师,超编率高达165%,怎么还缺人?
场面一度尴尬,校长被领导怒瞪,脸红如番茄,这段堪比职场剧的场景被传到网上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好奇,学校超编现象并不罕见,可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这些学校一方面“超编”,一方面又喊着缺人呢?
一所仅有700名学生的学校,教师编制竟然高达98人,要知道按照国家标准,700名学生的学校的本应配备37人,这已经超编165%,校长却还是叫苦连天,真相只有一个——学校不缺端着编制的人,缺的是能教书育人的人。
在这98人之中,虽然都享有教师编,但多数人都是顶着教师编制的管理岗,并不具备执教的能力:副校长5人、主任8人、团委书记2人...这些行政管理岗位占据了大量教师资源。
可见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教师总数不足,而在于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教师严重不足,大量编制被行政岗位占用,揭示了教育系统中教师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教师结构性失衡,不仅影响了教育的良性发展,也打击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行政老师工作内容轻松,甚至有时间喝茶刷手机,反观一线教师,语文老师每周上18节课,还要兼任班主任和社团指导。
更大的差距还体现在月底绩效的评估上,行政岗位的老师、主任,到了月底绩效比一般一线教师高出两级甚至还不止,这样的对比和差距,一线教师的工作心态自然无法平衡,更别提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了。
但若说行政老师完全无用,估计不少行政老师可要大喊冤枉了,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或许私立学校的行政老师的确是个清闲的岗位,但不少公立学校的行政老师工作量也不输一线教师。
从安全教育平台打卡率到,青年学习截图再到文明城市台账,这些与实际教学无关的任务占据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老师逼成了"表格填写专业户",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和考核,而真正的教学反而成了"业余工作",可见形式主义的存在,也是压垮不少教师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部分学校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让行政老师、甚至是学校领导都下场担任授课教师,如此一来倒是解决了一线教师的需求问题,但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家长也难免担忧,可见扬汤止沸终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行政岗位并非完全没有价值,学校确实需要专人负责校务管理、安全协调等工作,可问题在于,若行政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衡,损害的不仅仅是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更损害了对教师的尊重,想要教育良性发展,合理的资源配置才是最佳的选择。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