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龙,壮硕的东北汉子,丧门星董刀出现之前炮灰团绝对的顶尖战力,收容站霸主。
热爱生活,“像熊罴和猛虎一样的使用自己的生命”。迷龙是热烈的,充满生气和幽默感的。
精明的生意头脑和不吝惜身外之物的豁达,这两种似乎矛盾的特性在他身上丝毫不矛盾。
所以正如孟烦啦对他的评价:
迷龙,我最喜欢的死东北佬,他没心的,他又有心。
好像啥都没看到,又好像啥都明白。他偶尔是一群人中最富裕的,但眨眼又变成了什么都没有。
我时常疑心他才是我们中最聪明的,可立刻他又会做出巨大的傻事”。
他身上既有属于生意人的精明,却又有千金换酒的侠气。
对于身边的人,他似乎带一点蛮横,带点霸道,“收容站霸主”的称号也不是浪得虚名。可是却让人怎么也讨厌不起来。
因为这个兼具莽撞与蛮横的男人,也具备着仗义和侠气,让人踏实,值得信赖。
在孟烦啦被奸商欺骗的时候,他会帮他出头,哪怕孟烦啦的父亲脾气古怪,他也能像对待亲爹一样忍耐。
在缅甸溃散之时,日军在身后撕咬,他为了一个承诺给一个“死老头”制作棺木,这正是他的认真,才赢得了上官戒慈的真心。
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糙汉子”迷龙,却能够十分反差的拥有一颗赤子之心,铁血汉子同样有一颗敏感和柔弱的内心。
所以有的时候,上官戒慈和迷龙之间,反而是上官戒慈更像是个男人。迷龙才是被慰藉的一方。
总而言之,迷龙就像是一个脾气暴躁却又柔软的大哥。
李乌拉,东北军少尉排长,原名李连胜,李乌拉是迷龙给他取的一个外号。
乌拉的意思可能是指东北的一种乌拉草,常用于制作草鞋和鞋垫。
迷龙称呼他为李乌拉,大概是指对他的一些轻蔑和蔑视。
作为迷龙唯一的东北老乡,甚至是他曾经的上级,李乌拉却吸引了迷龙最多的仇恨。
在收容站时,仅仅因为一块西瓜,迷龙将李乌拉从二楼扔了下去,几乎是差点要了乌拉的命。
而在做猪肉炖粉条的时候,迷龙也是从躺着的乌拉身上踩了过去。
在虞啸卿征兵时,迷龙也在一旁破口大骂,说李连胜确实打过很多败仗,打过让很多老爷们连纸钱都收不到的败仗。
可以说,迷龙对于李乌拉的感情的确是恨之入骨。
然而在最后在缅甸李乌拉被抓当成活靶子打死以后,迷龙背着他走了很久,一直不愿意把他放下,似乎要一直把他背回到东北的故土,让他落叶归根。
迷龙背着李乌拉,一个活着的东北佬背着死的东北佬。没有往日的的剑拔弩张,没有昔日的怒火。
反而面有戚戚然,充满着悲伤,仿佛失去的不是过去痛恨的那个李乌拉,而是自己的挚友与袍泽。
每当看到这里,我开始明白一件事情,迷龙痛恨的或许不是那个失魂落魄的李乌拉。
而是对东北沦丧,故土难回的自己的痛恨,对一败再败的东北军的愤懑。
因为李乌拉,有着他一样的故土,甚至是经历,所以李乌拉像是一面镜子,总是无时无刻在提醒迷龙想到那些往事。
所以换一句话说,迷龙痛恨的不是李乌拉,是对国破家亡和故土沦丧的愤怒,他对李乌拉的痛恨,也是对东北人的痛恨,甚至可以说是对自己的痛恨。
当看到身边最后一个东北同胞的牺牲,他的怒火消失了,反而是更多的都是悲伤。也许他从李乌拉身上感受到了兔死狐悲。
或许某一天他也没有办法回到那片魂牵梦绕的黑土地上,而是会客死异乡的倒在这里。
与其说迷龙痛恨李乌拉,不如说是一个东北佬对另一个东北佬的愤怒。另一个东北佬可以是别人,也可以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