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5月5日迎来立夏节气,随着气温的升高,水上运动、水上观光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参与前应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并做好安全防护,谨防溺水事故发生。
正确穿戴救生衣
参与乘船、漂流等水上项目时,规范穿戴救生衣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措施。救援人员指出,合格救生衣既能提升自救能力,又能提高被救援几率,但其防护效能取决于正确穿戴方式。
规范穿戴需遵循四大要点:将救生衣所有卡扣系紧,保证救生衣与身体紧贴。后部两股裆带要从大腿根部穿过系紧,才能确保入水后救生衣不会脱落。需将口哨置于外侧,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随时使用向远处传递信息。穿戴后将双手插入肩部的缝隙往上提测试,没有超过耳朵根部则说明穿戴成功。
若不慎落水,应该如何自救呢?
方式一:仰漂式自救
仰漂式的重点在于让口、鼻部分浮出水面,其余的部位则在水面下维持浮力,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节省体力。救援人员介绍,该方式的要点是屏住呼吸,两手在前,头往后仰,用嘴呼吸,双手贴紧水面向前伸,下巴仰起,膝关节微屈,让身体浮出水面。
方式二:抱膝式自救
双手抱住膝盖,低头成蜷缩状,人体会慢慢上浮,当感觉背部离开水面时,迅速向下推水,同时抬头换气,然后下沉恢复抱膝状态。循环往复,以确保自身的正常呼吸。这种方式也可以延长自救时间。
此外,如果发现有人落水,不要盲目施救。救援人员提示,首先寻找救生衣、救生圈进行施救,千万不要手拉手地施救,防止一起溺水。可以到岸边寻找长竹竿,将溺水者拖上岸。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