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花翎又有一眼、二眼和三眼之分,其中以三眼最为尊贵,从乾隆登基到清朝灭亡将近200年间,被赏戴三眼花翎的大臣仅有7人,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和徐桐。这7个人当中,李鸿章是唯一的汉人。
李鸿章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都是由他出面签订的,因此不少人把他称为卖国贼。但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德国的海军大臣柯纳德却对他评价很高,柯纳德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伊藤博文更是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对李鸿章也是喜爱有加,称他为“再造玄黄之人”。
伊藤博文和柯纳德如此高抬李鸿章出于何种目的我们暂且不论,单慈禧这个“再造玄黄”李鸿章就担当不起。汉语中,玄黄指的是天地,李鸿章对晚清立下的功劳真有这么大吗?不见得!论内战,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李鸿章的功劳怎么看都和曾国藩没法比。如果没有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清朝恐怕就要提前几十年结束了。
论外战,李鸿章远远不及左宗棠。左宗棠抬棺出征,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击败了由英、俄两国支持的阿古柏,为中国收复了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堪称民族英雄。李鸿章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顶着亚洲第一的名号却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主要原因就在于李鸿章的保船避战策略,真是主帅无能,累死千军。
然而,尽管军功比李鸿章大许多,但曾国藩和左宗棠却只得到了双眼花翎,唯独李鸿章一人得道了三眼花翎的赏赐,这是为何呢?原因就在于李鸿章能得慈禧的欢心,慈禧修建颐和园时,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李鸿章却表示支持,还挪用了部分海军军费供慈禧使用。此外,晚清几乎所有的战败条约都是由李鸿章出面谈判并签订的,尽管不断的割地赔款,但却保住了慈禧的位置,这恐怕才是慈禧眼中“天大的功劳”,因此慈禧才在自己60大寿的时候破格赏赐李鸿章佩戴三眼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