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第3548期
12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2025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NAS)宣布,中国著名药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当选为该院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这是对她在全球科学界影响力和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
标志着她作为中国本土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被美国最高科学机构正式肯定。她是以发现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疟疾患者的贡献被选中。
此次当选的华人学者有屠呦呦、张复伦、张逸白、范汕洄、金海翎、林芳华、刘建国、刘军、单舒鸥、沈康、周集中。
他们是继吴健雄、杨振宁、李政道、施一公等人之后,获得此项荣誉的中国科学家们。
美国国家科学院简介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成立于1863年,由时任总统林肯签署法令设立,旨在“为国家提供独立、客观的科学建议”。NAS是美国最顶级的科学研究组织之一,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与工程院(NAE)和医学院(NAM)共同组成美国国家科学院三院系统。
什么是“外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设有两类院士:
院士(Member):必须是美国公民,拥有重大科学贡献;
外籍院士(Foreign Associate):非美国公民,在其科研领域具有世界级影响力,每年遴选名额极少。
截至2025年,外籍院士的总数约为500人左右,其中华人科学家占据极小比例。
中国有多少人当选NAS外籍院士?
截至目前,已有约20多位华人科学家被选为NAS外籍院士,其中包括:
施一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家)
饶毅(北京大学教授)
颜宁(结构生物学家)
潘建伟(量子物理学家)
钱煦(肾脏病学专家)
邓兴旺(植物生物学家)
屠呦呦是少数几位非美籍的中国大陆本土科研工作者当选外籍院士之一。
当选标准和流程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遴选程序极为严格,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推荐提名:需由至少一位现任院士提名;
遴选评议:由所属学科的分科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
全体投票:经评议通过后,再由全体NAS院士投票决定;
择优录取:每年只遴选不超过120位新院士与30位左右外籍院士。
入选标准包括:
在科研领域具有国际首创性贡献;
研究成果经得起时间和全球学界的考验;
对社会、健康、环境等领域有深远影响;
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
屠呦呦以青蒿素为核心的天然产物药物研究,不仅在疟疾防治方面挽救了数百万条生命,更推动了现代药物研发与传统中医药结合的研究模式,堪称全球科学界的典范。
历史与意义
屠呦呦当选NAS外籍院士的意义在于:
是中医药成果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彰显中国科学在全球的学术地位与贡献;
鼓舞本土科学家坚持原创研究;
也是美国主流科学界对非西方科学传统的认同。
这项荣誉不仅对屠呦呦本人是一个国际认可,也再次证明中国科学家在全球科研体系中的分量正在日益提升。
以下是历年来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NAS)外籍院士的中国科学家完整名单(按当选年份排列,主要包括中国大陆学者,部分旅美华人科学家若是以非美国身份入选亦列出):
✅ 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非美籍/以中国身份入选)
姓名 |
当选年份 |
专业领域 |
备注 |
---|---|---|---|
施一公 | 2013年 |
结构生物学 |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生命学院创始人 |
饶毅 | 2014年 |
神经生物学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
颜宁 | 2019年 |
结构生物学 |
清华大学教授,2024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潘建伟 | 2021年 |
量子物理 |
中国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军人物 |
李蓬 | 2022年 |
统计遗传学 |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精准医学推动者 |
刘忠范 | 2023年 |
纳米碳材料 |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
屠呦呦 | 2025年 |
药学 / 中医药 |
青蒿素发现者,2015年诺贝尔奖得主 |
姓名 |
当选年份 |
专业领域 |
备注 |
---|---|---|---|
钱煦(Chih-Kuang Chien) | 1994年 |
医学 / 肾脏病学 |
台湾出生,后赴美工作,入选时为非美籍 |
邓兴旺(Xing-Wang Deng) | 2004年 |
植物生物学 |
出生于中国,长期任教于耶鲁大学 |
贺林 | 2007年 |
遗传学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肿瘤基因研究专家 |
顾臻(Zhen Gu) | 2021年 |
生物工程 |
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糖尿病治疗研究者 |
说明:
美国科学院每年最多选30名外籍院士;
入选者通常是世界级科学家,不仅需具备极高的学术成果,还必须获得国际同行广泛承认;
中国大陆科学家近年来的当选数量逐步上升,反映出中国科研国际影响力的崛起;
不少曾入选NAS院士的华裔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朱棣文、施一公,后来归国或在中美之间学术合作,起到桥梁作用;
有些华裔科学家虽拥有美国国籍(如丁肇中、朱棣文)则以美国身份当选正院士,而非“外籍”。
近期发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儿女未来
精选汇编 ↓↓↓ 百篇一网打尽
【穿越访谈】世界华人系列
【行走如歌】100个国家·1000座城市
【王妃传奇】皇冠越重 幸福感越轻
【带你深度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