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10点,一尺花园中成智谷店迎来了当天的第一波客流。爱美的阿姨和爱拍照的爷叔纷纷落座,点一杯咖啡,享受这个以铁轨和绿皮火车为特色的空间。
“开业以来,平均每周末都有1000到1200人前来就餐。”店铺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月前门店能够如期开业,离不开属地政府和园区的支持。
一尺花园所在的宝山区淞南镇,地处“大吴淞”范围内,曾是钢铁工业重镇,如今顺应区域转型大势积极打造“科创中心主阵地的主战场”。以厚植发展韧性、激活产业动能为目标,淞南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探索企业需要的高质量营商服务。今年一季度,淞南镇新设企业3069户,同比增长513%,位列宝山区第一。
探索建立镇级招商服务一体化机制
去年11月,宝山区在全市层面率先成立并探索实体化运作的区级招商服务一体化中心。在区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淞南镇依托区级平台,聚焦工商注册、企业融资、项目建设等症结,会商推动小砖块、微谱检测、云路复材、大界、琥崧等重点企业诉求加快落地进程。
总结经验、复盘服务注意事项后,淞南镇开始探索建立镇级招商服务一体化机制,形成问题解决、派单响应、跟踪督办等职能。一尺花园门店餐饮许可证的快速顺利办理便得益于这个机制。
当时,企业已做好其他开店准备,但因场地结构特殊,在餐饮许可证办理时遇到困难。镇招商服务一体化机制立即响应,先引导企业依据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办理备案。随后召集镇经济口、城建口负责人以及工商、城管、派出所工作人员进行会商,明确企业应对场地进行安全检测。核实相关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后,镇多个职能部门在半天内完成盖章审核后迅速递交给区市场局。拿到正式的餐饮许可证后,企业负责人终于放下了心。
升级产学研协同平台
在淞南镇党委书记曹维渊看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淞南应全力打造“经济守护者联盟”,与“企业家英雄”并肩。为此,持续完善细化产业政策,一以贯之抓好落地见效十分关键。去年9月,淞南镇在宝山区第一批推出产业政策1.0版,并于10月率先实施,今年1月,根据企业和镇属招商公司反馈,将其升级为2.0版。
同时,坚定不移地走“以商招商”“合作招商”之路,不断扩大招商安商惠商朋友圈。通过创新推进“双百”计划,加大对符合产业导向的优质企业招引,淞南镇今年一季度新增营商伙伴140余家。接下来,还将面向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园区载体等主体发布“营商伙伴招募令”,组建涵盖法律、财税、金融、政策等各类专业服务的“营商智囊团”。
发展镇域经济,还要“慧眼识英雄”。去年,坐落在镇里的宝山复旦科创中心、菁英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成功孵化12个高校成果转化项目。强化校地合作,今年淞南镇将发挥紧邻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的区位优势,升级产学研协同平台。眼下,淞南镇会同上港瑞祥、复旦大学团委共建的复旦大学青年创业园星江湾基地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这个1000平方米的空间将聚焦创新创业大赛优质项目孵化落地,为青年人才提供干事创业的沃土,镇相关部门将协调政策保障,做好优质项目的跟踪落地工作。
持续扩大消费应用场景
提升区域商业能级,丰富青年人才业余生活的选择,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部分。
前不久,由老厂房改造而来的中成智谷作为上海“首发经济”特色园区得到央视报道。过去几年,园区不断深化原创标签,吸引一批原创家具品牌进驻,并利用开阔的草坪和低密度优势,定期举办各类创意展览和活动。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线上种草、线下体验模式,园区内的一个小展厅就可成为不少中小品牌新品首发的“集中孵化器”。如今,园区里的品牌首店占比超过80%,为避免一些中小首店和新品“昙花一现”,园区还给予品牌更多试错和迭代的空间。
拓宽“首发经济”生态圈层,激活新消费品牌孵化生态。淞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协同园区,利用现代艺术家具、车库公园等文化创意场景,让“首发”可持续。还将进一步聚焦“首发经济”战略引擎,围绕保时捷俱乐部艺术中心等新经济产业落地契机,以“新品首秀、中心首展”等形式,持续扩大消费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