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光伏电池设备制造龙头捷佳伟创(SZ:300724)公布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8.87亿元,同比增长116.26%;实现归母净利润27.64亿元,同比增长69.18%。
2025年一季度,捷佳伟创业绩继续稳定增长,实现总营收40.99亿元,同比增长58.95%;实现归母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22.42%。
在光伏企业一片亏损之下,捷佳伟创却能持续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为行业寒冬增添了一丝暖意。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实现业绩大幅增长的不只止捷佳伟创。随着光伏企业2024年报的公布,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统计发现,一批光伏设备、辅材企业实现了50%以上的盈利逆势增长。
在行业低谷之时,为何辅产业链企业能“独善其身”?他们的盈利可持续性怎么样?
盈利最高增幅达237%
2024年业绩涨势最猛的,基本都是光伏辅产业链企业。
光伏支架龙头中信博(SH:688408)2024年营业收入为90.26亿元,同比增长41.25%,归母净利润约为6.32亿元,同比增长83.03%。
另一家光伏电池设备制造商拉普拉斯(SH:688726) 2024年实现营收57.28亿元,同比增长93.12%;归母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77.53%。
微逆龙头德业股份(SH:605117)2024年营业总收入111.95亿元,同比增加49.67%,实现归母净利润29.52亿元,同比增加64.80%。2025年一季度,德业股份归母净利润也继续保持了50.15%-61.70%的同比增速,预计将实现归母净利润6.5-7亿元。
此外,通润装备(SZ:002150)、露笑科技(SZ:002617)、北京科锐(SZ:002350)、鹿山新材(SH:603051)等设备、辅材企业的预计归母净利润虽不多(较高者如露笑科技预计盈利2.5-2.9亿元,较低者如鹿山新材仅1200-1800万元),但增幅却基本都超过100%,通润装备的归母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237%。
与辅材企业大放异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光伏主产业链龙头几乎全面亏损。
TOP5组件企业中,四家巨亏,合计亏损额229-253亿元。只有龙头老大晶科能源(SH:688223)以预计盈利0.8-1.2亿元勉强维护了体面,但与2023年相比,盈利仍减少98.39%-98.92%。
TOP5之外,阿特斯(SH:688472)因储能业务增长而实现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是一体化组件龙头中盈利最好的,但也同比下降21.09%。
两相比较,辅产业链的设备、辅材等企业以盈利额和同比增速的双向优势,成为当之无愧的业绩担当,这在往年也属少见。
细分龙头因何风景独好?
2024年光伏辅产业链细分龙头能够拿出亮眼业绩,主要得益于两方面:
一是受益于技术迭代带来的巨大商机。
拉普拉斯在年报中提到,低效落后的P型产线在市场竞争压力下逐步退出市场,以TOPCon、BC等为代表的N型电池技术成为行业主流。与此同时,行业内企业持续努力和探索TOPCon、BC技术的进一步升级迭代,激光辅助烧结、边缘钝化、PolyFinger、0BB等新一轮技术升级逐步在量产端得到应用。
拉普拉斯表示,公司作为领先的高效光伏电池核心工艺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入覆盖TOPCon、XBC等技术路线的各类热制程、镀膜及配套自动化设备,产品在国内外客户端稳步实现交付和验收,经营业绩保持较好增长。
捷佳伟创则表示,2024年行业的产线升级改造、新建产能需求以及海外的扩产仍以 TOPCon 技术为主。为此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近四成。公司特别是在高效、低成本TOPCon电池和HJT电池方面,持续提升技术壁垒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海外市场业绩增长。
2024年,海外市场是中信博、德业股份等企业的最重要收入来源,也是其业绩猛增的主要因素。在中信博营收构成中,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超八成。德业股份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也有近六成。
中信博表示,2024年全球多个主要光伏市场光伏电站建设需求不断放量,是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中信博在财报中表示,依托公司全球化市场的前瞻布局及全球供应链产能贡献效应,叠加国际市场跟踪支架渗透率高等因素,带动公司毛利率相对较高的主营产品跟踪支架系统订单及销售规模的增长。
2023年,中信博跟踪支架的营收占比还不到六成,到2024年,这一数据已提升至85%。跟踪支架以17.41GW出货量、占据支架业务近九成收入,成为中信博规模最大、也是最赚钱的业务板块。其跟踪支架毛利率19.67%,远超固定支架11.89%和BIPV及其他业务13.68%的毛利率。
此外,拉普拉斯也是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的典型。
拉普拉斯2024年在境内市场保持70.90%同比增长的同时,境外收入飙升至7.23亿元,同比增长达2439.97%。境外市场的开拓还使其毛利率同比增加1.68个百分点,达到34.59%,进而带动了整体业绩的大幅提升。
捷佳伟创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设立子公司,加大产品安全认证覆盖面,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实现2024年境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65.27%。
结语
相比于主产业链此前大规模的资本涌入和产能扩张,光伏支架、光伏设备、逆变器等这些处于光伏产业链“边边角角”位置的环节,所受到的资本关注度较弱。加之存在一定技术护城河,因而躲过了热钱涌入带来的过度扩张。也因此,这些辅产业链如今没有特别严重的过剩矛盾。
不过,在优秀业绩的掩盖下,辅产业链企业也受到众多不利因素的威胁。
受主产业链洗牌影响,这些辅产业链企业在销售大幅增长的同时,也承担着坏账风险。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光伏设备企业就已开始面临业绩增速放缓压力。拉普拉斯、捷佳伟创、奥特维、微导纳米等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的年报或业绩预告都透露出增速放缓压力。
这意味着,随着主产业链洗牌的深入,行业扩张正在走向停滞,设备和辅材企业的蛋糕将明显缩小。如何寻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并控制好坏账风险,是这些企业下一步亟需正视的问题。
(转载请标明出处,文章来源:华夏能源网,微信号:hxny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