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航天事业也可以说是高歌猛进的,而在这其中,能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毫无疑问的就是神舟20号载人飞船的发射。
在2025年的4月24日,神舟20号成功升空了,并且在约6.5小时后和天和核心仓径向端口成功对接,形成了“三船三舱”组合体。
这无疑是值得让人高兴的,但是如果有过对航天事业特别关注的人们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国家早在2022年底,天舟5号飞船发射时就实现了2小时快速对接空间站。
这样的一个时间是创下了世界最快的记录的,但是为什么本次神舟20号却选择了耗时6.5小时对接方式呢?这背后到底是我国航天人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2小时快速对接
2个小时快速对接的这么一个技术,可以称得上是咱们国家在航天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他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就以天舟5号为例,他在对接之前的远距离引导阶段,将原本飞行的多圈次压缩到连一圈都不到。
时间上也直接从四个多小时缩短为一个多小时,在近距离自主控制阶段,又是减少了很多停泊点,这就又能够将时间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四十分钟左右。
就是由于这样的时间压缩,成功的实现了两个小时快速对接。而这样一项技术的掌握,也是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太空紧急救援的这么一个能力,也缩短了运输时间。
那么如果应用到神舟载人飞船上,也就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减少航天员服务空间站的飞行时间,提升各种物资的运输效率,减少空间站的等待时间。
6.5小时对接
在有的那样技术的前提之下,还是选择用6.5小时对接模式,主要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技术成熟度高,可靠性强,毕竟这样的一个模式是经过了数十次载人飞行验证的。
之前的飞船有采用这样一个模式,并且全部都成功完成任务了,这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种模式的变轨节奏与轨道保持时长,能够为航天员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飞行环境。
相对于两个小时的快速对接模式,我们所选择的6.5小时对接模式的变轨操作相对比较温和,各位航天员所承受的过载变化也比较小,这更有利于去保护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并且选择这样一个模式能够让任务流程变得更加安全可控,也能够让航天员有着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以及应对各种状况的发生,也能够减轻航天员的心理压力,有助于他们后续更好的完成各种空间科学实验以及出舱活动等任务。
各种考量
要知道神舟20号所对接的是90吨级“三船三舱”组合体,本次任务可是比此前的任务重了近一番,而且采用的是径向对接方式。
这样的一种对接方式难度很大,需要持续的调整相对轨道面,还要克服各种各样我们都想不到的困难。
在飞船靠近空间站的时候,发动机每喷一次漆可能都会干扰到组合体的姿态,这也就意味着想要成功组合,而是需要一个更加精准的控制。
所以说在这样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况之下,6.5小时对接模式就预留出来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各种姿态调整以及轨道控制。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就更能够去确保对接过程是非常安全准确的,也更能够保证对接的成功率。
除去这些当然还考虑了其他方面,那就是2小时快速对接技术,目前只在货运飞船上进行了验证,对于载人飞船来说,这样一个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需要再一次验证。
这项技术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完善的,而是像载人航天任务,其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各位航天员的生命体征,他们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6.5小时的对接模式,有着2小时快速对接技术没有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所以说也能够更好的去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还有就是,神舟20号乘组可是需要在太空“驻扎”半年的,他们所要执行的各种任务也都是高难度的,甚至于说后续还要迎接天舟9号和神舟21号的来访,他们后续的遭遇是无法预测的,甚至可能会遇到长时间被遮挡阳光而导致供电紧张的极端情况。
考虑到这么多情况之下,6.5小时对接模式是最佳选择,整个任务流程也更为平稳可控,一旦执行任务中出现什么紧急状况,可以更快速的采取待命救援策略,地面的团队也能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进行任务规划和准备。
各种设备
2小时快速对接是要争分夺秒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各种设备的要求就很高了。而神舟20号对接的时候,对飞船的微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敏感器的要求更是要在一堆舱段遮挡中锁定核心舱的径向对接口。
这样的难度就不言而喻了,所以说在6.5小时对接模式之下,可以给敏感器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测量和校准,以此去提高测量的精度,降低各种风险。
时间更长,给的容错肯定也更多一点,因为在2小时快速对接的情况下,各种控制系统的容错空间相对是较小的,而6.5小时对接模式能够很好的应对突发状况。
结语
神舟20号选择6.5小时对接空间站,并非是中国的技术出现什么问题,而是中国航天人才,技术,安全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之下所做出的慎重决定。
这样的一个决策并不是对快速对接技术的否定,而是对当前任务需求以及现在技术的综合评定,不同的任务肯定是有着不同的需求的。
仅仅从时间上去看的话,那肯定是无法去衡量各种技术的优劣,毕竟载人飞船首先要保证的肯定是航天员的人身安全。
后续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快速对接技术可能会应用在载人飞船上,但在当下,6.5小时的对接模式是能够保障任务的成功以及航天员安全的最佳选择。
以上信息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