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读到古希腊哲人恩培多克勒的诗句:
我曾经是,
一个男孩,
一个女孩,
一丛灌木林。
我是一只鸟,
一条跃出海面、沉默的鱼。
在我看来,这句话完美表达了一个诗人所需的体验和见识多样化的接替变迁。控制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两岁的赤子,一尾鱼,一片树叶甚至一阵轻风,让自己成为男人和女人,成为万物的一分子,成为另一个人,且随时还能保持清醒的自觉,这是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却也是文学书写者必备的教养。
我尤其喜欢最后一句“一条跃出海面、沉默的鱼”,那么有画面感和故事性,让我幻想自己如果是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摆动着尾巴,在清清的水流里快乐游荡,想游到哪儿就游到哪儿,那将是多么好玩的事啊!但是,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可我无法忘记爱过的人,无法忘记牵挂的苦,无法忘记相思的痛……还有,鱼的命运,有可能最终是在鱼网里蹦跳,拼命挣扎,我有多爱惜自己,就有多痛苦……
假如我是一条鱼,我宁愿远离人类世界,生活在深深的太平洋,从浅海到深海,我的每天就是游来游去。假如有一天,所有鱼都跑去晒太阳,我还是要留在海底,做自己的梦,享受大海的音乐,在摇曳的高大海藻间,吹著水泡,一面思想,一面游戏。在蔚蓝的海洋深处,我是一条普通的海鱼,生活在珊瑚丛中,享受着自由与宁静。我的身体被五彩斑斓的鳞片覆盖,阳光透过清澈的海水洒在我的身上,仿佛每一寸肌肤都闪耀着生命的光泽。我游动时,尾鳍轻盈地摆动,如同一片片飘落的叶子,划过水波荡漾的海面。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海面,我便开始了新的一天。我穿梭在珊瑚礁之间,与伙伴们嬉戏追逐。我们时而跃出水面,享受阳光的温暖;时而潜入海底,探索未知的世界。珊瑚的颜色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橙色、黄色、灰色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我的生活充满了冒险与挑战。海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有的凶猛,有的温柔。我学会了如何避开捕食者的追击,如何寻找食物,如何与伙伴们协作。每当捕食季节来临,我会跟随群体一起捕猎,用敏锐的嗅觉和速度捕捉猎物。
夜晚,当星光洒满海面,我独自游向更深的海域。我的尾鳍搅碎月影,向着更深处的黑暗潜去。海洋深处藏着许多秘密,幽暗的光线中,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轮廓。当我游过深海的裂缝,探索那些从未有人触及的地方。星光照耀着我的身体,银色的鳞片闪烁着光芒,这片深海幽秘中,有蛰伏着古老记忆的蚌壳,有我们鱼族世代守护的、永不干涸的梦境。
海洋并非总是平静的。风暴来临时,海浪翻滚,海水变得浑浊,浊流中染满了交缠的藻类。我不得不紧紧贴着珊瑚礁,努力保持平衡。然而风暴席卷而过,裹挟着将我带向了近海。大海被激起了恣肆野性,它澎湃,汹涌,在暗藏着杀机的浪涛中,我被无情抛掷。当风暴过后,海面重新恢复平静,阳光再次洒落下来。所有的喧嚣都归于寂寥,落日下,我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陆地。大地那么轻,仿佛一片羽毛。我不过是一条随波逐流的鱼,在怒海翻腾的伤痛里,来到了这里。
顺着水流,我轻轻跃了起来,虽然在空中只逗留三分之一秒,然而我看到了人类的城市,那些如玩具一样易碎可笑的构建物。我的尾鳍拂过破碎的螺壳,惊起一串细碎的气泡,它们摇晃着升向水面,在触碰空气的刹那化作细小的银环。我张了张嘴,无声无息的。接下来,水面被撞破,其中的天空涣散于一阵微波。我又回到了海水深处,被海浪的起伏掀动着,吐着泡泡,慢慢停下来。当水面重新拼接平静,宇宙的奥妙转入更加隐秘的范畴,我静静悬浮于无边无际的水中。
水其实并不需要鱼,但终其一生,水陪伴着鱼。从生到死,我习惯了水,我在水中,浑然一体。于是,我总像悬浮在空无中——那空无收留了我,和簇拥着我的,受难般的宁静。当暮色如血浸染海面时,我浮到水面吞咽空气,细致的鳞片在水波回旋处闪烁。碎成鳞片的月亮在波纹间游移,有星芒坠落在我的鳃边——那是不是夜钓者抛下的荧光浮漂?当渔线割裂月光,我忽然明白为何祖先们说水面是世界的镜子——所有渴望飞翔的生灵,最终都成了倒影里的囚徒。
写着写着,我渐渐地进入鱼的世界……渴望也有无边无际的液体吮含我,四处折射我透明的但有着色彩的形象。于是,我便会像世界上最神奇的人一样,抬起手臂在这安静中轻轻一划,光线便四面八方聚拢过来,璀璨一阵后,凝结在一点消失……这时一条鱼迎面而来,穿我而去。而我不知是沉落还是飘浮,不知是欲要入睡还是刚刚醒来……
写到这里,我倚在办公椅上闭上了眼睛。有一条鱼在我的脑袋里,我不能把它弄出来。波涛起伏,有幻影一般银色的鱼游过,一条巨大尾鳍的阴影充满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