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孙莹 淄博报道
2024年,临临高速穿越“山东屋脊”实现全线通车,不仅缩短了地域距离,更搭建起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沿线特色产业产品依托依托高速网络直达全国市场,物流运输效率提升23%,为产业链协同与市场拓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4月23日,“沿着高速看淄博”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临淄,媒体大V观察团先后探访了中国化学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辰齐翔)、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科再生),在车间厂房的轰鸣与创新技术的展示中,见证齐文化“变革基因”,如何在当代“工业考场”中孕育出新的时代答卷。
天辰齐翔为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旗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双链主企业,作为丁二烯法合成己二腈技术的转化平台,成立于2019年7月12日。公司一期项目投资104亿元,占地1800亩,主要建设15万吨/年丙烯腈联产氢氰酸装置、20万吨/年己二腈装置,20万吨/年己二胺装置,5万吨/年尼龙66成盐及切片等装置和配套工程及辅助设施。
在这家公司的展厅里,记录着他们改写行业历史的创新历程。2022年,国内首台套“卡脖子”技术丁二烯法己二腈项目成功投产,彻底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技术和产业空白,对确保下游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和尼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保障国内高端聚酰胺产业长效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媒体大V观察团踏入英科再生的生产车间,眼前的场景令人惊叹。精美的镜框、装饰建材的“前身”,竟是废弃的矿泉水瓶与塑料垃圾。作为全球少数独立自主掌握食品级再生 PET 技术,英科再生用2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塑料循环再利用的全产业链,将塑料回收再生与时尚消费品运用完美嫁接。
“我们每年能回收15万吨塑料,相当于减少30万吨碳排放,节省45万吨原油资源,减少约270万棵树木被砍伐。”在企业展厅,英科再生国际物流部经理王丽丽向大家展示各类产品。在“双碳”目标的时代考场中,这家企业用技术创新与市场智慧,将“变废为宝”的古老哲学转化为绿色经济的现代实践。
天辰齐翔与英科再生的突破,正是临淄工业 “456” 产业链群活力的生动注脚。临淄有4条化工主导产业链、5条新兴产业链、6大传统产业集群,覆盖了29个工业大类、66个中类、107个小类,工业门类齐全,堪称“微型工业百科全书”。246种化工产品在这里实现产业化,产品关联度超80%,是全国化工产品最齐全的“一站式供应基地”。5家“百亿级”、25家“十亿级”、116家“亿元级”工业企业,6家上市公司、1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7家山东民营企业200强,在此“群星闪耀”。27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2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及1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熠熠生辉。
从姜太公封齐建都种下“重工重商”基因到连续5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工业百强区,齐文化的“变革基因”早已融入产业血脉。在当代“工业考场”上,临淄正在用“变革、开放、务实、包容”的新时代齐商精神,勾勒出新型工业化的鲜活图景,于“新质生产力”实践中书写着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