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文化到底有多可怕。你知道它有多大的危害吗,“娘炮”文化会导致亡国灭种吗?很多人觉得这是在危言耸听,其实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的朝代就出现过”娘炮“文化,其结果就是导致国家灭亡,而且差点导致民族的灭亡。这个朝代就是魏晋南北朝。
在魏晋时期,世风极其糜烂。社会上流行阴柔之美。官宦贵族子弟喜欢熏衣修眉,抹唇涂胭。像潘岳、卫玠等娘炮美少男成为全民偶像,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男,大部分也是出自魏晋时期。
男性的女性化,绝非常态,属于病态审美。在这种价值观的浸染下,南朝士大夫阶层“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以至每逢强敌,便土崩瓦解,六朝均如是。
在《颜氏家训》中就对这一时期的男子阴柔之美进行描述:“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这一时期的男子,完全没有男人应有的气概和阳刚之气。都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这种病态的审美,其实最早开始于东汉末期,许多士大夫喜施浓妆。一些名士“胡粉饰貌,搔头弄姿”,名噪一时,乃至出现“傅粉何郎”与“偷香韩寿”。
那么,魏晋时期的男子娘炮化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呢?
首先,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然后再到魏晋时期。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较长的混乱时期,长期的战争和动乱让士大夫看不到希望,久之就产生了厌世悲观情绪,最终使士大夫阶层出现行为偏差。嵇康放纵、阮籍嗜酒,均可以视作对此社会背景的反映。
其次,由于阶层流动性减弱,那些生而为官的特权阶层,饱食终日,饮酒作乐,生活糜烂。而且他们却什么也不用操心。因为他们是士大夫的特权阶层,属于高高在上的贵族。他们整日无所事事,有的尚可精研技艺,诸如王羲之、王献之等人。更多的是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条件下,自然需要寻求新的发泄口,以求自我标榜。于是就出现“粉饰外貌””抹唇涂胭“的打扮来获取自己精神的愉悦。
在如此病态的审美下,自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魏晋之后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五胡乱华“。中原王朝男子柔弱的形象在那些野蛮的少数民族眼里就像是待宰的羔羊,于是他们纷纷起兵作乱,时间长达数十年,在这数十年里,中原汉人几乎快要到了灭种的地步。五胡乱华前,公元282年户籍记载有中原汉人2262万人,到了公元318年全国包括胡人约1240万人,汉人约900万,短短37年间,汉人的人口锐减1362万人。这还是各少数族和汉人融合的情况下得到的数据。
所以,我们要警惕”娘炮“文化,因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娘炮“文化是一个十分畸形的文化,是不值得提倡,要坚决抵制的文化。如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看脸的时代,“娘炮”的男人又开始抬头成为年轻人偶像。难道又要轮回一次历史吗?其实不然,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国是文化大国,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一个国家是不堪一击的,所以我们要抵制“娘炮”文化,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远离那些娘炮的人。
作者:国学那点事。每日一读,贵在坚持,你若喜欢,欢迎支持。
国学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