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当年很威风,仅仅靠着自己,一下吞灭了六个国家,也开启了新的一个朝代,他灭掉六个国家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这10年打仗期间,他有会武术,用兵如神的将军为他打仗立功,比如蒙恬父子。
但是在207年的时候,刘邦打败秦王子婴的时候,不过距离他们建国14年,这么短的时间,一个王朝覆灭,为何那些名将都没有出手呢?
在秦始皇的将领中,有一个情商很高的将军,他们一个叫做王翦,这位将军武术很高,打仗也很有章法,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他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最让君王喜爱,但也最让君王忌惮,可是秦始皇却丝毫不忌惮王翦。
那是因为王翦是一个聪明人,他始终都能让秦始皇信任他,每次王翦打完一场仗,就会将兵权还给秦始皇,并且回来就哼哼自己老了,不能带兵了。但等到下一次如果需要出征了,秦始皇还会找到王翦,几次邀请他出战争,他才会领取命令。
然后每一次打仗都十分费力,打完回来他就要求告老还乡,但每一次都被秦始皇婉拒了。而且每一次秦始皇要封他的时候,王翦都拒绝官位,只要钱财,甚至还让皇上多赏给他一些钱,表现得十分贪财,但秦始皇很高兴,毕竟爱财的人比那些爱权利的人,用着更加放心。
等到秦始皇的大业完成后,王翦顺势告老还乡,而王翦的儿子被册封为了通武侯,但后来也没有了消息,应该是跟着父亲归隐了。到秦始皇第二世的时候,他们已经去世了,王翦有一个孙子,在秦朝末年出世了,但是他死的很惨,在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后来就没有了消息,有人说他被杀害了。
而蒙家父子,在秦始皇心中和王翦是一样的地位,老将军蒙獒曾辅助了秦氏四代君王,身上都是功劳,但是他却没能陪着秦始皇一统天下。而蒙武曾经和王翦一起合作过,他跟着王翦到处征战,攻打楚国的时候就是他们一起的,在灭掉楚国的时候,蒙武占有很大的功劳。
但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历史上却没有蒙武的结局,据估测蒙武可能死在了秦始皇之前,蒙武的儿子蒙恬,也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曾击败过匈奴。蒙武的另外一个儿子蒙毅,则是一个文官,脑子灵活,一路升到了上卿的位置。
但蒙恬的结局很惨,赵高连同李斯叛变,将公子胡亥扶上位,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扶苏赐死了。扶苏死后,蒙恬直接吞药自杀了,而蒙毅曾经也得罪过胡亥,因此直接被杀了。
所以等到项羽要攻打秦国的时候,秦国已经没有几个能用的将领,那些有本事的都被秦二世灭掉了,没有将领自然被压着打,国破家亡也是正常的。
其实李信也有一身本领,但是他却比不上王翦,因为是后来才起来的,所以从没有做过主力,也因此他能力从未彰显出来。当年王翦带兵攻打赵国的时候,他带着几十万人马从邺城攻打,而李信则是从太原配合王翦,最终合力灭了赵国。
到了攻打燕国的时候,李信带着兵马先行到达易水河畔,因此击败了燕太子丹的人马,等到王翦攻打蓟城的时候,李信又负责追残兵,最终砍下了燕太子丹的项上人头。
从那之后他就飘了,总认为自己很厉害,王翦当初灭楚国的时候,要求60万大军,但是李信对自己很自信,他张口就说20万大军即可,没想到直接被对方打的落花流水,险些丢了小命。后来的几战,李信也都立下过功劳,但是再也没有单独带过主力部队,一直不受重用,后来历史上就没有了他的消息,大概率因为不受重用,所以消失了。
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时候,手中的将领都是天生之才,各个用兵如神,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如果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站出来,章邯就不入流,但是他们都不在了。
不然的话秦始皇绝对不会灭亡,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秦始皇气运到了才会被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