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统治北方的前秦王朝全面崩溃,此后的东晋王朝不仅保留了数十年的寿命,而且北方也乱成了一锅粥。前秦王朝崩溃后的霸权无人继承,于是北方的小国,就针对于这份霸权展开了全面的对峙和相互冲突,而最终取代前秦王朝,建立起新霸权的也就是后来的北魏,但实际上北魏刚刚起家的时候,他是被后燕死死压住的小国,后燕也就是慕容垂所建立的国家,有别于燕国,实际上在当时人的眼里,没有我们今天的上帝视角,都认为统一北方接替前秦衣钵的会是后燕,但为何最终北魏会杀出一条血路,成功取代了后燕成为了霸主呢?
首先第一点,后燕倒霉就倒霉在自己的内斗上,要知道后燕王朝继承了前燕王朝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的各种慕容宗室相互内斗。慕容家仿佛是中了魔咒一样,他们建立的每一个政权都在互相内斗,最终消耗尽了自己家族所有实力。尤其是在慕容垂死后,围绕着后燕的皇位,以太子慕容宝为首的势力,跟反对慕容宝的力量展开了全面的相互倾轧,而这也就给了北魏一个翻身的可乘之机,要知道北魏是没有后燕这种内部矛盾传统的,北魏更加注重于基础力量的积攒,而正因为这点,所以后来的北魏才有站起来的力量,所以实际上后燕是灭亡在了自己手里。
其次建立北魏的拓跋氏政权,它们更加保留了一部分部落民族的传统,没有固定的政治中心,也没有固定的经济军事中心,它们永远会伴随着自己所处地带的不同,而变换自己的统治力量,而这所带来的就是相对来说后燕是没有办法彻底给予北魏致命打击的,因为北魏每一个地区都可能是它们的统治首脑和统治核心,如果说你在战争中没有办法对对方的统治首脑和统治核心产生一个根本性的打击,那么也就意味着你没法消除对方的有生力量,既然没有办法消除对方的有生力量,对方就永远有复活的机会,你无论对它进行怎样的包围,都没有办法彻底将其解决。其实这才是北魏跟后燕相互竞争中它的最大优势所在。
这件事说来其实蛮让人唏嘘的,不管是后燕也好北魏也好,他们本质都属于鲜卑族政权,而它们真正起家的核心也在于游牧和流动作战,但是当进入下一个历史阶段后,它们不得不伴随着自己王朝的稳固而转向封建制度,转向封建制度当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如果要从它们民族和王朝的存续上来说,这种转变其实是带有一定危险性和销毁留存根本的,后燕最终被北魏击败,也源于北魏的成功建国以及后燕的内部斗争,而北魏后来灭亡于六镇起义,也在于建立北魏的拓跋氏政权,已经完完全全地转向了一个没有什么核心力量,并且在中原地区建建立稳固统治的封建政权,可谓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