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戴润芝 本报记者 李 萌 本报特约记者 李 静
编者的话:“加州成为全美第一个就关税问题起诉联邦政府的州。”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4月16日宣布的决定引发广泛关注。不到两周前,他就表示美国联邦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代表所有美国人。在美国各州中,加州之所以敢第一个站出来公开反对加征关税政策,与其经济实力以及美国最大进口州的地位密切相关。对于加州能成为美国“金州”的原因,该州州长办公室网站发布的信息这样分析:“加州长期致力于全球合作、创新和开放,这些因素帮助加州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对于那些认为“对等关税”能“让美国再次伟大”的人,这一信息值得重视。
4月16日,加州州长纽森(左二)在该州一处农场举行关于美国关税政策的新闻发布会。加州总检察长邦塔(左一)以及行业代表参加。 (视觉中国)
“他们无法承担让混乱继续下去的后果”
“非法关税正在给加州的家庭、企业和我们的经济造成混乱——推高物价,威胁就业。我们在为美国家庭挺身而出,他们无法承担让混乱继续下去的后果。”4月16日,加州州长纽森在宣布就关税政策起诉美国联邦政府时,在一份声明中这样说。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此前宣布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不过,加州政府认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虽然规定在遭遇由外部因素导致的国家安全威胁以及经济威胁时,总统可以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采取一些行动,但并没有赋予总统单方面对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关税的权力。
加州总检察长邦塔说,美国宪法赋予国会财政权力。布鲁克林法学院布洛克国际商法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法学副教授帕希斯解释说,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总统如果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需要确定美国国家安全或经济面临“非同寻常的威胁”,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说的贸易逆差和制造业外流是美国80年来刻意奉行的贸易政策的后果,而并非上述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宣布起诉美国联邦政府的是加州州长纽森。《洛杉矶时报》称,今年1月加州遭遇大火后,他一直在避免损害加州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工作关系,以免影响联邦政府对加州重建的支持,而邦塔此前一直代表加州处理与联邦政府的各类法律问题。4月16日,纽森表示,过去几周在经受过加征关税政策的影响后,他选择采取行动。
这并非加州政府首次公开表态,反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关税政策。4月4日,也就是特朗普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两天后,纽森就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视频称,联邦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代表所有美国人,他正在寻求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以确保加州免受因美国升级贸易战所招致反制措施的影响。
“这就是为何我们要代表4000万美国人维护自己的利益”
面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关税政策,加州为何敢第一个站出来说“不”?纽森16日的表态谈到了部分原因。他表示,加州是美国制造业最强的州,而加征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该州的收入减少数十亿美元,“没有哪个州的损失会超过加州……这就是为何我们要代表4000万美国人维护自己的利益”。
加州位于太平洋沿岸,与墨西哥接壤,是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大的州,又被称为“金州”。加州州长办公室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加州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3.9万亿美元,比美国第二大州得州高出50%,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同时,加州也是美国进口贸易最多的州,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额超过6750亿美元,而这些贸易为整个加州提供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财富500强公司最多的州是加州。全球50家最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中,很多都在加州。该州还是美国的制造业中心,拥有超过3.6万多家制造企业,这些企业雇用了110多万人。在风险资本融资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加州都排名全美第一。该州每年向联邦政府上缴超过830亿美元。
“加州长期致力于全球合作、创新和开放。”该州州长办公室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加州取得的经济成就做出注释。相关信息显示,在纽森主政期间(2019年1月到现在),加州就与28个不同的外国合作伙伴签署了38项国际协议,为长期的经济成功奠定了关键基础。纽森的前高级经济顾问门多卡对美国“政治新闻网”表示,加州现在、过去和将来都是开放的,这是加州品牌和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贸易,对加州来说至关重要。根据加州州长办公室网站发布的信息,该州超过40%的进口来自这些国家,在2024年加州进口的4910亿美元商品中,从这些国家的进口总额为2030亿美元。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是加州的三大出口目的地,购买了近670亿美元的加州出口商品,占该州2024年1830亿美元出口商品的1/3以上。
从官员到民众,加州重视中国的传统由来已久。纽森2023年曾到访中国,致力于推动双方之间的贸易。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去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很大比例的加州人认为美中关系“非常重要”(44%)或“有些重要”(40%)。
多个行业因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颤抖”
“从依赖外国买家的杏树种植者,到依赖中国零部件的硅谷巨头,为加州经济提供动力的主要行业仍在因为美国联邦政府不断变化的贸易政策而颤抖。”据美国“政治新闻网”、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加征关税政策可能对加州多个行业造成打击。
加州是美国的产粮区,供应全美大约1/3的蔬菜和3/4的水果和坚果。该州也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州之一,农业产值大约为590亿美元,而2022年,其农产品出口额接近240亿美元。近年来,加拿大是加州农产品的最大外国买家,欧盟排名第二,中国排名第三。现在,除了加政府对许多美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外,加拿大人也开始抵制美国产品。欧盟近期将加州的头号出口农产品——杏仁,列入了被征收报复性关税的美国商品清单。加州杏仁产量约占全球的76%,其所有杏仁的3/4被用于出口,主要买家包括印度、西班牙等国。
很多加州农民对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发动的贸易战依然记忆犹新。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农业经济学教授卡特用“灾难”形容这次贸易战的后果,“当地许多农场被挂牌出售”。他介绍说,这场贸易战给美国农业造成了270亿美元的损失。根据加州大学研究人员2022年的一项分析,加州的坚果种植者受到的打击最大,损失达8.8亿美元。卡特认为,这一次情况可能会更糟,新贸易战每年可能给加州造成60亿美元的损失,并摧毁该州1/4的农产品出口。
加州诸多农民和农业部门官员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可能后果感到紧张和焦虑。当地柑橘种植者卡普利里安说已经感受到关税政策对其产品销售的影响,“所有人都会感受到”。农民迪纳的产品虽然尚未被关税政策影响,但他表示自己正在密切关注相关动态,“人们都在屏息以待”。“不确定性可能比关税本身影响更大。”加州一处果园的销售总监威廉姆斯表示,因为农业生产的周期问题,不确定性让农民很难做出种植计划。
“在持续的贸易摩擦中,旅游业是受害者之一。”《洛杉矶时报》4月12日称,加州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加州是外国游客来美第一大目的地,去年国际游客在加州消费265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17.5%。然而,今年3月,加州旅游局将其对2025年游客消费的预测从最初的1660亿美元下调至1600亿美元。此外,一家总部位于费城的旅游数据公司预计,今年前往美国的国际游客将减少5%。洛杉矶旅游和会议委员会表示,51万洛杉矶人从事旅游和酒店工作,相关企业超过1000家。当地酒店协会主席菲拉说,虽然洛杉矶酒店经营者正在努力吸引外国游客,但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会让其他国家的游客不满,“所以他们为什么要来美国?在全球看来,我们不仅在搞垮自己的经济,也在搞垮其他国家的经济”。
对科技产品的购买力或减少900亿至1430亿美元
包括苹果、甲骨文、戴尔等在内的多家加州科技企业也将因为关税受到影响。加州商会下属的商业和教育基金会参与编写的一份报告显示,科技行业占加州地区经济总量19%,到2022年为该州经济贡献了6234亿美元。
苹果公司被认为是受打击最大的公司。长期以来,该公司一直在中国组装几乎所有的标志性产品。有分析师指出,超过80%的苹果手机是在中国生产的。代表苹果、“元”(Meta)等美国科技巨头的消费者技术协会预计,加征关税可能会使美国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的购买力减少900亿至1430亿美元,其中许多产品是由加州公司销售的。
在美国联邦政府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亚马逊取消了一些国际订单。Meta和谷歌也在担心其广告收入,尤其是来自中国市场的广告收入。有分析人士警告说,这种严重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一些科技领域的发展,而这些领域是加州和美国迫切希望保持领先地位的,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清洁能源等。
在亚马逊工作的安德烈对《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表示,现在加州的技术公司已经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大部分美国技术领域的大公司都或多或少依赖中国制造业,现在我们面临两头受挫的威胁——成本上涨以及潜在的生产延误。不仅仅是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高价商品,还有充电器等低价商品,都会受到关税战的影响”。安德烈表示,他了解到一些加州公司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探讨如何应对产品涨价可能给销售带来的问题。
加州制造业也难以避开加征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民主党人格洛里亚是美国最大边境城市加州圣迭戈市的市长,他正在为关税可能给当地大规模跨境贸易造成的破坏做准备。格洛里亚介绍说,在生产汽车和电视机零部件的过程中,相关产品要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来回好几趟。
法律诉讼和游说活动或影响关税政策
美国联邦政府的关税政策还将影响加州大火后的重建工作。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邦塔表示,在就关税问题起诉美国联邦政府之前,他与对关税感到愤怒的商业和贸易组织的相当多的人进行了直接对话,其中包括加州商会和太平洋商船协会。对于此起诉讼,白宫发言人发布声明表示批评,声称加州没有把重点放在应对一些地区内问题上,反而试图阻止联邦政府为解决商品贸易逆差而做的“历史性努力”。
为减少其他国家报复性关税对加州经济的影响,该州近期宣布计划采取多项措施,包括支持依赖跨境贸易的行业创造就业和创新、采取行动保障受关税政策影响的企业和工人实现经济稳定等。
除了加州外,美国多家小企业日前联合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联邦政府,认为在没有国会批准的情况下,联邦政府无权宣布全面加征关税的措施。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国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加州和美国其他地区的强烈反对声音表明其利益受到了严重冲击,它们通过法律诉讼和游说等政治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联邦政府的关税政策。有观点认为,关税政策可能让共和党人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处于不利地位。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何伟文表示,随着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持续推进,其国内不满情绪可能逐步累积。除针对中国外,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仍处于90天暂停期。在此阶段,10%的基准关税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若所谓“对等关税”90天后正式实施,叠加对华博弈的后续效应,预计未来数月内政策后果将逐渐明朗。在此背景下,美国各州及企业反对声浪预计将愈发强烈。若美国经济出现下滑,尤其是债券市场发生显著动荡,美国政府可能被迫调整关税策略。不过,此类政策转向属被动应对,并非出于白宫主动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