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浒传》高衙内一角,大部分都会具有厌恶的情绪,因为他仗着养父高俅的权威,调戏民女、欺压百姓、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纨绔子弟。
但是就算高衙内遭世间所有人的唾弃,干尽天下坏事,有一个人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对他宠爱有加,甚至替他掩饰过错,这个人就是高衙内的养父高俅。
大部分人对此困惑不已,高衙内又不是高俅的亲儿子,而且还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为什么高俅对他如此宠爱?他也不看看高衙内都干了些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
飞上枝头变凤凰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并没有对高衙内的身世背景作出过多的介绍,只说他是“高太尉的螟蛉之子(即养子)”,因“高俅新发际,不曾有亲儿,无人帮助,因此过房这高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堂兄弟,却与他做干儿子”。
从这短短数语的介绍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高衙内的厚颜无耻,为了飞上枝头变凤凰,居然认自己的兄弟为干爹,真是违背人伦,贻笑大方。高衙内所干的无耻之事可不仅仅是这一件,我们从《水浒传》中来看看这高衙内都干了哪些好事!
高衙内在书中刚出场时,施耐庵就对人物性格进行了描述“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想象到高衙内在东京不少干调戏良家妇女的事。
但是因为高俅深受宋徽宗的喜爱,他仗着养父的权威狐假虎威,干坏事也没人敢举报,久而久之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已经不满足于调戏百姓之妻女,反而觊觎起高门大户家的夫人小姐来,可谓色胆包天,而他第一个下手的夫人,便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妻子。
当时林冲的妻子去庙里上香,被无事闲逛的高衙内看见,一时间惊为天人,便上前去调戏,幸好被林冲撞见及时阻止。
但高衙内贼心不死,为了得到林冲的妻子,屡次设计骚扰,导致林冲忍无可忍,出手教训将他打成重伤。这下可惹恼了爱子心切的高俅,他决心为子保仇,诱惑林冲的好友陆谦设计陷害,最终导致林冲在风雪之中走上了梁山。
而高衙内养好伤后,继续恃宠而骄,变本加厉的毒害百姓,坐实了“花花太岁”的名声。
这高衙内如此无耻,连官员的妻子都敢调戏,胆大包天,迟早要闯出天大的祸事,这高俅不但不批评教育这个养子,反而忙着替他擦屁股、粉太平,简直闻所未闻。这高俅到底是为什么如此看重高衙内,这也不是他亲儿子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高俅,是北宋末年的太尉。他少时因蹴鞠获宠于还是端王的宋徽宗,后来又因为写的一手好字被热爱文学艺术的宋徽宗赏识,对他倍加宠爱,所以即使高俅没有军工,还是成为了太尉。这也这证明高俅并无大才,而是靠着溜须拍马,迎合皇帝喜好成为了朝中重臣。
这也就意味着高俅并不具备多大的正义感和廉耻心,所以他对养子高衙内的出格之举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觉得高衙内的行为无伤大雅,并不进行说教,一如既往为高衙内撑腰壮胆。除此之外,高俅对高衙内如此纵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高衙内虽然身居高位,权震朝野,但迟迟却没有儿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心急如焚的高俅只要选择在宗室过继,正好就选择了高衙内。
所以说,高衙内是高俅承接香火的希望,对着唯一的继承人,高俅自然是呵护有加,不想让他受到任何伤害,不然自己不就后继无人了。
当然我们也会思考,宗室的孩子多的是,又不只有一个臭名昭著的高衙内,高俅为什么非他不可?因为高衙内和高俅臭味相投,不是父子甚似父子。
高俅之所以能成为权臣,靠的不是治国之才,而是蹴鞠、写字等娱乐活动,恰好宋徽宗喜欢的就是这些娱乐活动,高俅投其所好,溜须拍马,一步步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高衙内也很擅长拍马屁,他作为高俅的堂兄弟,如果不是对高俅阿谀奉承,伏低做小,他怎么可能会成为会获得高俅的赏识宠爱,并且最终成为了他的儿子?可以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吧,高俅对这个酷似自己的养子,自然对他百般纵容,万般宠爱。
在朝野上总是对皇帝阿谀奉承,小心讨好,回家之后有养子对自己曲意逢迎、卑躬屈膝,一解一天的郁闷之情,何乐而不为?
高衙内身居高位,自然需要人来彰显他的荣华富贵,高衙内就是自己的代言人。
高衙内行事愈加猖狂,则愈加显示出高俅的权势威严,所以高俅对高衙内的猖狂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对高衙内的满意度不断上升。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两个人虽然不是亲父子,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二人都是虚荣至极之人。
小结:
《水浒传》中的“花花太岁”高衙内行事不端,但养父高俅却多加庇护,只因这是唯一的名义上的儿子。
书中虽然没有详细介绍高衙内的结局,但在高俅如此纵容之下,我们不难想象高衙内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父母之爱子,则责之切,则为之计深远。
高俅宠爱自己儿子的方式,则是让他享受自己的物质财富,而不给予他精神上的财富,如此下去,就算有了这唯一的香火,不久之后也也会因为高衙内的无恶不作而自行熄灭。
所以对于父母而言,教育子女需宠爱有度,用心教育,物质财富与精神食粮都要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