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今天,我们送别为国“深潜”的他
创始人
2025-02-10 17:02:09
0

今天(10日)上午10时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

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

在湖北武汉举行

01

有一种致敬

是“不远千里,送您一程”

送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

哀乐低回

有许多群众自发前来送别黄旭华院士

在黄老遗像前

人们鞠躬悼念,献上鲜花

在吊唁仪式现场

有束花的落款令人泪目

“黄总师一路走好,核潜艇36棵青松敬”

中国第一批核潜艇试航员

被誉“36棵青松”

他们隐姓埋名

每次出海前都要写下遗书

“出航可能就回不来”

截图来源:北京时间视频号

李晓彤是黄旭华夫人李世英的侄女。2月9日,她和丈夫坐了4个多小时的高铁,一下火车也立即赶往吊唁现场。李晓彤说,小时候对姑父的印象并不深,因为他工作太忙,从小她和姑姑接触更多。但是通过新闻报道,她了解到姑父做的一些工作和他取得的成绩,这些一直鼓励着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以他为榜样,努力工作。

还有很多不能赶来的外地群众,也通过线上平台订花送到现场吊唁。宁夏、重庆、江苏、东北……深情来自全国各地,而武汉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

02

有一种友谊

跨越学科、跨越专业、惺惺相惜

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

来到追悼会现场

沉痛悼念黄旭华院士

长期坚守在科研一线的

黄旭华院士和李德仁院士

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令人无比动容

▲李德仁院士慰问黄旭华院士女儿黄峻

李德仁院士

是中国测绘遥感领域的战略科学家

中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

技术体系开创者之一

为了提升我国遥感对地观测水平

他毅然拒绝高薪回国

深耕测绘领域40余年

坚守讲台,为国育才

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2年底,李院士感染新冠后

住院在湖北省人民医院楚康楼

病房在黄旭华院士隔壁

李德仁院士住院的53天中

他们互相勉励,相互关怀

2023年2月3日李院士痊愈出院前

专门看望黄旭华院士并祝他早日康复

忙于各自的科研事业之余两位院士始终挂念着彼此

也为对方取得的成就而感到欣喜

2024年6月24日

李德仁院士被授予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6日

黄旭华院士在病房亲笔签名贺信

向李院士表示热烈祝贺

从身体健康到科研发展

从人才培养到学术传承

一纸信笺,一声问候,一句祝贺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两位院士之间的高情厚谊

▲黄旭华院士贺信

2024年7月12日

李德仁院士携夫人朱宜萱教授

专程到湖北省人民医院探望黄旭华院士

感谢黄院士对自己的关心和支持

这是一场“最高奖”对“最高奖”的探望

两位院士的手紧紧交握在一起

千言万语都汇聚成一句“保重”

当院士遇上院士测绘学科开拓者遇上核潜艇开拓者“他们年龄相加都有180多岁了”这份跨越学科、跨越专业的友谊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03

不言“送别”

小女儿哽咽追忆黄旭华

在小女儿黄峻的眼中,黄旭华是一个乐观勇敢的人,受他的影响,笑对人生也成为了全家人的信条。

在黄旭华生命的最后时刻,ICU里却传出了阵阵歌声。家人知道,黄旭华一生乐观,每次探视,病房便开起“家庭音乐会”,黄峻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妈妈唱了三首歌,爸爸才微微睁眼看了看妈妈。

黄旭华最爱《送别》,但唯独这首歌,成了全家心照不宣的禁忌。“妈妈说不能唱《送别》,因为只要不唱它,爸爸就永远在我们心里。”黄峻说。

在黄峻记忆中,父亲是那种会鼓励孩子,不干预孩子选择的家长,他愿意微笑着倾听家里每一个人的想法。黄峻表示,父亲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于学习,对于求知,我永远是鼓励你们的,我会尽一切的努力去支持你们。

虽然极少言爱,黄旭华却用三十年隐姓埋名的背影,教会孩子们何为“以身许国、大爱无声”。离别时刻,黄峻表达了对父亲的爱与思念,“爸爸,我们永远爱您。长亭外,古道边,我们山海重逢!”

04

每一步都是不舍

夫人李世英含泪送别黄老

黄旭华院士吊唁仪式上,夫人李世英拄着拐杖前来告别。她走到灵前,取下帽子整理好头发,站在遗像前依依不舍,默默擦泪。

黄旭华与夫人李世英于1956年结婚,相伴69年来,他们始终相濡以沫,携手前行。

为了支持黄旭华的事业,李世英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她说:“虽然很累,但习惯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要无条件支持,家里有困难就自己想办法。

在夫人李世英眼中,黄旭华始终是个“有时候有点傻”的大男孩,嫌理发店排队浪费时间,他让妻子给自己剪了几十年的头发。

2020年,黄旭华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采访的记者捕捉下这样几个瞬间,夫人李世英为他整理好衣服,然后转身默默离开;工作人员与黄旭华合影,夫人怕影响拍照,默默站到一旁等候;黄旭华被扶着下楼梯,夫人顾不上自己,却一直注视着他

在中国船舶集团719所设立在武汉市中山路院区的悼念厅里,黄旭华生前的秘书向李世英介绍:“您看,我们把花做成了潜艇和海浪的造型。”李世英说:“他一定喜欢,一定会满意的。”

祖国不会忘记,

人民不会忘记!

您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江河!

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来人!

国士无双,黄老走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怪... 这把不少人都惊呆了,立春之后不仅没有变暖,反而变冷了!这是什么情况?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奇怪。 这不!蛇...
为何近期隔夜、7D倒挂?——2... 来源:冠南固收视野 摘要 为何近期隔夜、7D倒挂? 春节后,隔夜价格居高不下,与7D资金出现倒挂,究...
原创 笑... 公交车上听到一个大约9岁的男孩对旁边的小女孩说:“谁说不能预测未来,至少我能知道以后我的孩子姓什么,...
《哪吒2》为何戳中观众的心 □徐建辉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2月10日,《哪吒2》票房破82亿元,并在日前登上纽约时代广场...
王传福:2025年将是中国汽车...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霄 王宁宁 文 王琳琳 剪辑】2月10日晚,在比亚迪“天神之眼 全民智驾”发布...
这场充满粤式年味的足球嘉年华,... 嘴里含着足球的醒狮花灯、非遗博主“九月”的英歌舞、苏炳添的脚后跟射门……2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
“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人... 文 | 吴三川 有一种选择,叫“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有一种敬意,叫“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 ...
从《射雕》肖战到《择天记》鹿晗... 作者|lucky 当女频男主转战男频剧时,观众还会继续“买账”吗? 今年春节档,肖战主演的电影版《射...
原创 快...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
万圣书园莫言作品专区为何与垃圾... 无论是繁华都市的大型书城,还是静谧小镇的温馨书店,莫言的作品总被精心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并且醒目地标...
财小圈日记|明星基金产品为何从... 作者 |叶麦穗 编辑 | 肖嘉 新媒体编辑丨实习生 赵骏霆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
原创 为... 在繁华都市的一隅,超市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迎接着来来往往的顾客,满足着他们的日常所需...
原创 U... 众所周知,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的节奏比往年更快了一些。早在2024年10月到11月前后,大多数主流...
唐宋时期,这些外国人为何漂洋过... 全文共2525字 | 阅读需6分钟 南宋文人岳珂是岳飞之孙,在他十岁时,曾随做官的父亲来到广州居住。...
被当作普通感冒的流感,为何更容... 华声在线2月10日讯(文/视频 高煜棋 通讯员 汪娜 朱一丹) 近段时间,因流感引发意外的事件引起社...
原创 如... 在人际交往的漫漫旅程中,我们都曾品尝过被他人疏远的苦涩滋味。那种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玻璃...
明星基金产品为何从“馅饼”变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