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80后、90后对乐山大佛的第一印象来自《风云雄霸天下》中聂风持刀站在大佛脚下的场景?
那时候我觉得旅行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去旅行,亲眼看看步惊云和聂风战斗过的大佛,和荷西一起走过三毛生活过的撒哈拉沙漠。虽然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实现,但我的梦想一直在。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因位于凌云山,又叫凌云大佛。它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像。
可以说,山是佛,佛是山。乐山,古称历史,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的交汇处,凌云山在此交汇。水势相当凶猛,船艇系列经常被颠覆。乐山大佛建在三江汇合处,大江奔流在大佛脚下。
乐山大佛是一尊坐在佛上的弥勒佛。大佛的身材匀称,但坐着的时候看起来很放松,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他看起来很善良,耳朵和肩膀都很大,头上有1024个包子。那些大脚在不设防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当好几桌打麻将用。
这个地方有个恶魔经常兴风作浪,舟楫经常被颠覆。每年夏季洪水,河水直冲山壁,往往导致沉船死亡的悲剧。
海通和尚见此情景,决定在崖边雕刻弥勒佛像,也就是现在的乐山大佛。他想依靠无限的魔法。作为一个安全的流& quot,降低水势,让小镇永远风雨飘摇。
于是,佛教高僧海通走遍全国,筹钱挖大佛。佛像建成后,当地官员前来索贿,以获得修建资金。海通断然拒绝说& quot自目可剜,佛财难得"于是挖出自己的眼睛,吓跑了县官。
海通忘我之旅,激励着人们的真诚与赤诚。不幸的是,海通主持了大佛的修建工作八年,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只完成了大佛头部和胸部的修建。
此后,大佛的建设被两次叫停,断断续续建了90多年。大佛的筹建和发掘,前期由海通僧人和民间组织共同完成,后期由章丘、琼、卫高两位政府人士共同完成。在唐朝的技术水平下,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已经是奇迹了。
这座摩崖石刻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直接确定了这座石刻造像的真实官方名称,而且是研究乐山大佛作为一个& quot世界文化遗产& quot。
"乐山大佛& quot是这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大佛的总称。这座建于唐代的大佛的真实官方名称一直是个谜。
事实上,根据许多专家的调查,这座石雕雕像的真正正式名称叫做& quot乐山大佛& quot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右胸左侧还有一条沟,与右臂后侧的沟相连。耳朵后面,靠近悬崖的地方,有左右相连的洞穴;胸背两端各有一个洞,但并不互相钻透。这些沟渠和洞穴形成了科学的排水、防潮和通风系统,以防止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乐山大佛屹立千年不朽之谜::已经闭眼三次了。巧的是,每次他一闭眼,这里就会有灾难。大家都说大佛闭眼是因为不忍看到人间的灾难。
但实际上,大佛闭眼的原因是自然风化和酸雨腐蚀导致佛像上眼黑色素增多,表皮剥落,看起来像大佛闭眼。
大佛的& quot闭上眼睛& quot不是在这些特定的年份。在缺乏维护的时代,这种损伤很正常。今天的大佛,经过精心的保护和保养,不会& quot闭上眼睛& quot又来了。
建造大佛“闭眼”之谜大佛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遏制岷江的洪水。令人惊讶的是,大佛建成后,岷江不像上一代那样容易吞没船艇,变得风平浪静。
于是,人们就觉得这些平静是佛的加持,让脚下的岷江停了下来。其实大佛所在的地方是三江汇合处,容易形成漩涡和急流。
但是大佛的挖掘和修建向河中扔了许多石头,复杂的河水逐渐稳定,水势减缓,使得这里的河水流速变缓,再也没有船只翻船。
根据大佛镇水之谜:的民间传说,在乐山大佛的中心有一个藏宝洞。从唐朝到现在,这个传说没有被遗忘,也没有被证实。直到1962年修复大佛时,才发现大佛胸部的隐藏洞。
当我打开这个洞时,我看到里面装满了废铁、磨损的铅皮、砖块等。而封门石实际上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编年史。
>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毁。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这个藏宝洞里存放的是大佛建造之初的模型,便于后世大佛损坏后,有可以依照的模版。小样在大佛建设完成后,曾有过隆重的法事,将它放在大佛之中,做到了“心中有佛,佛在心中”。可惜的是“小样”以及相关文物已经被盗而不见踪迹。
【小贴士】
在乐山,看大佛有很多种方式:
方式一,就是最原始的爬大佛,近距离感受大佛的震撼,门票80元,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景区,门票80,其实是真的很良心了;
方式二,乘船游览大佛,这一个过程就只需要30分钟,不需要进景区,船票50元,有两个码头都有船发。其实离我住的客栈也不远,但是也没列入我的考虑范围;
方式三,在乐山政府对面,乘坐渡船,摆渡两次,可以到乐山大佛正对面的洲子,在那里可以远观大佛,还有很多农家乐,渡船的费用是3元。基本没有什么游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