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个提出& quot人与自然的统一& quot,这一点受到了后人的称赞,却没有理解其真实的含义;他提出了& quot三纲五常& quot,打着儒家的旗号,却是对儒学思想的巨大腐坏!
这个人就是西汉的董仲舒。他在历史上很有名,因为他建议汉武帝& quot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quot并协助其实施。
然而,事实是,董仲舒(下称老董)虽然举着儒家的旗号,名曰尊儒,实则“腐儒”.
正如第三十五论中提到的,儒家思想有两个核心思想:& quot仁义礼义& quot。老董根本看不上孔子尊重个体独立的人本思想,他把目光集中在& quot社会秩序& quot儒家所提倡的,即& quot仪式& quot。
但遗憾的是,老董把孔子尊重“对等关系”的礼,变成了硬性的上下级关系,强调绝对的服从.为此向老董提出了& quot三纲& quot这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却臭名昭著。
三纲,就是说上级是“纲”,下级不得有任何违背:朝臣不可违背君主,孩子不可违背父母(《弟子规》),妻子不可违背丈夫。
我们现在身处职场,很容易遇到这样的& quot服从& quot思想。可见危害之深远
事实上,老董提出的绝对服从关系已经违背了儒家始祖孔子的对等关系,即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分(君也有君的本分,各自敬业),而不是一种绝对的依赖、服从关系君、君、臣、父、子& quot。
作为孔子真正的继承者,孟子充分发挥了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尽职尽责& quot并认为& quot民为重,国为次,君为轻& quot。
说白了,如果一个国王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的臣下有权纠正他。作为一代贤明的君主,唐太宗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也承认李世民
可见,老董并没有发挥儒家的真义,而是极大地扭曲了儒家的精神,违背了孔孟之道。后世对儒学的误解,很大部分始于董仲舒的这次“挂羊头、卖狗肉”.
那么,老董到底擅长什么呢?
它的理论是& quot阴阳鬼神& quot。如果用百家争鸣的分类,老董应该属于& quot阴阳家& quot。有什么证据吗?
首先,这个& quot人与自然的和谐& quot老董提出的不同于& quot天堂& quot道家或者儒家所提倡的,也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老董提出的天,是有人格意志的“天神”——然后让皇帝,代表天神执行其意志。
这和西方的君权神权结合是一个套路。这又和儒家尊重独立个体的“仁”思想,不相符合;在老董那里,人变成了“天”(君权)的附属品。
其次,一个人在职场失意时的所作所为,恰恰反映了他的真实爱好。《史记儒林列传》记录,董仲舒被贬职后,呆在家里,“著灾异之记”.
对于董仲舒的& quot迷信阴阳学说& quot就连他最喜欢的学生吕不熟也对此不屑一顾。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我去找董仲舒官,死时上书赦免他。所以董仲舒不敢重蹈覆辙。"(《史记》 )
《论语述而》:& quot;子对的困惑只字不提& quot,孔子强调人的能动性。还有董仲舒却公然鼓吹灾难与异象的天、人相应,可见与孔子所倡导的价值观是相背离的.
综上所述,可以说,董仲舒打着儒学的旗号,实际上是在做一些败坏儒学的事情,其提出的天人合一和三纲五常,是对儒学大义(仁礼)的巨大破坏.因此,后人对儒学有许多误解。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神化君权,巩固臣服,老董引用了先秦时期的阴阳家的“五行理论”以及道家理论,做了玄学,为& quot玄学& quot在魏晋时期。
下一篇:田螺养殖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