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之后,铲屎官们最容易忽略的事,其实就是给猫咪驱虫。
卡特彼勒供应品可分为三类:
猫咪物质生活必需品,即猫粮、猫砂、猫碗、饮水机、猫砂盆,这也是铲官们最关心的;猫咪精神生活必需品,也就是玩具零食猫抓板猫爬架,铲官基本都收藏了,看到好看好玩的就准备买;以看上去很有用其实算是智商税产品,为例,美容发粉、发乳、发颊粉、猫袋洗等。铲官基本都是跟风,别人买自己就买。但是驱虫剂是很少有铲屎官会想到的。给猫咪驱虫这种事一般来说第一反应“那是宠物医院的事”,很多铲屎官并不知道该怎么给猫咪做驱虫。
有这种想法的铲官还有很多:“我家猫咪从来不出门,就不用驱虫了吧”,“我家猫咪看上去也没什么问题,还是再过些时候再给它驱虫吧”和“驱虫药不知道具体怎么用,用多了会不会对猫咪身体有伤害?”。.
今天,边肖从“猫咪会感染的寄生虫”、“驱虫药的使用频率和用量”、“日常预防寄生虫”'s三个方面介绍如何给猫咪驱虫,铲屎官们抓住这三点就知道如何给猫咪驱虫了。
体内寄生虫:蛔虫、绦虫、球虫、钩虫和心蠕虫。
体外寄生虫:疥螨,耳痒螨,跳蚤,虱子和扁虱。
感染寄生虫的猫也会有不同的症状。
感染体内寄生虫,表现出来的是:
食欲不振、消瘦、毛色暗淡(症状较轻)、呕吐、腹泻、不进食但变大、呕吐物和排泄物中可见虫卵和成虫(症状较重)感染体外寄生虫,表现出来的是:.
疥螨:它会引起皮肤瘙痒,头发稀疏,水疱性丘疹,红斑,结痂,表皮脱落等。耳痒螨:即耳螨,猫会觉得很痒,经常抓头,耳朵里有脏东西,甚至形成黑褐色的痂。严重时会损伤猫咪的耳道,影响猫咪的听力;跳蚤、虱子:寄生在猫的皮肤上,发痒,容易引起皮炎,还会使猫烦躁和消瘦;蜱虫:我钻进猫的皮肤里吸血,它又红又肿又痒。皮肤上有芝麻粒大小的黑点。当猫咪表现出这些症状时,说明它已经感染了寄生虫,必须马上击退。且此时驱虫,周期长,严重的还需要就医住院。
所以说日常的预防真的很重要!
今天我们来讲讲如何每天给家里的猫咪驱虫,提前预防猫咪感染寄生虫。
一般家养的猫咪,单猫家庭,从不出门,主要吃猫粮,从不吃生肉,三个月进行一次内驱,一个月进行一次内驱;频率也可以扩展到半年做一次内驱,三个月做一次外驱。.
通常是吃生骨肉的猫咪,或多猫家庭,和散养的猫咪,通常是出门遛弯的猫咪,跟狗一起生活的猫,你需要一个月做一次内外驱.
驱虫剂可以分为内服和外用的,外驱一般是滴剂,现在很多驱虫药也做成了内外同驱的滴剂.只要顺着猫背上的线,刷掉毛看到皮肤,顺着这条线从脖子滴到尾根。这个操作比较简单省心。
内服的可以直接掰开猫咪嘴巴放进去再用手托住猫咪下巴(需要手法快准狠),也可以用针管喂.
注意:驱虫药都有一定的刺激性,尽量避免空腹喂药和不要让猫咪舔到驱虫药,多猫家庭要防止互相舔;驱虫药的用量要严格按照要求,市面上常见的驱虫药,如福来恩、博来恩、大虫等。有详细的标签,用多了对猫咪身体有损害,用少了起不到效果。.
在为什么从不出门的猫也需要定期驱虫?,虽然猫不出门,但是在但铲屎官是每天出去的,猫狗双全的家庭,狗狗也是每天出去遛的,鸡蛋会粘在铁锹的鞋子和衣服上或者从狗身上带回来。
很多体内寄生虫是人猫共患的,且虫卵容易粘在体外,,这些肉眼难以发现的蛋可能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
入猫咪的身体了。还有很多猫咪会在家里抓虫子玩,通过虫子寄生虫跑到猫咪身上也是很有可能的。
前边我们说了在家里猫咪是怎么感染寄生虫的,所以如何预防就针对这些来做措施了。
第一,保持家里环境的清洁,可以经常用宠物专用的消毒除蚤的喷雾喷洒地面;
第二,在家门口换鞋、脱外套,抱猫咪之前先洗手;
第三,定期给猫咪做驱虫,尤其是多猫家庭和喂食生骨肉的家庭;
第四,保持猫咪饮食区和排泄区的清洁,防止重复感染;
总结一下,给猫咪做驱虫不是多困难的事,但需要铲屎官多少费点心,记得给猫咪驱虫的日期,日常保持家里环境清洁,减少猫咪与寄生虫的接触,再用内外驱虫药消灭猫咪身上参与寄生虫,让猫咪不必受寄生虫的侵扰。
上一篇:板蓝根植物长什么样子